世界醫師會:要解決臺灣健康不平等 應成立跨部會組織

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會長Micheal Marmot。(圖/記者趙於婷攝,下同)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WMA)今(20)與臺灣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一同舉行記者會,而這也是WMA第一次舉行記者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理事長邱泰源指出,國際外交是有困境的,但是醫療不分國界,臺灣醫療在國際上有目共睹,也爭取到主辦2016世界醫師大會,是69來第一次在臺舉辦,是臺灣國際醫療外交實力證明

世界醫師會(WMA)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醫師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有正式官方關係,成立至今已經擁有112會員國,爲全球超過百萬的醫師發聲。而WMA每年10月都會輪流在世界六大區域不同國家召開大會,邱泰源表示,臺灣於3年多前爭取到主辦2016年世界醫師大會,截至目前已有40餘國,超過300名國代表報名。▲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

世界醫師會會長Micheal Marmot指出,臺灣醫療品質優良,但卻有着健康不平等的現況,例如經濟狀況不佳或是社會階層較低的民衆是很難享有臺灣醫療品質,他認爲,臺灣不應只是衛福部國健署等醫療單位各司其職,應該成立一個跨部會小組,才能去改善健康不平等的現況。

而在中華民國醫師公會與世界醫師會的交流方面,世界醫師會秘書長Dr. Otmar Kloiber指出,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在世界醫師會推動重要政策時,臺灣都是有參與的,在過去甚至未來,中華民國醫師公會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邱泰源也指出,臺灣目前西醫師有4萬5千名,平均每日跟100萬民衆互動,除了醫病關心和醫療品質,未來臺灣醫學界也會更盡力推動全人全家社區照顧,也會促成健保及醫療法規的健全。而此次在臺灣的世界醫師大會也會討論病患尊嚴、隱私權自主權保密工作會議會於22日(四)9:00-17:20進行,更特別安排網路視訊直播,只要經簡單註冊確認後即可同時觀看。▲世界醫師大會第一次在臺灣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