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成立 要求波波醫師實習名額降至1成

立法委員王鴻薇指出,海外牙醫系學生返臺實習的員額應控制在本土學生的十分之一。(陳人齊攝)

去年5月立法院通過醫師法第4之1條修正案,其中包含7項具爭議的附帶決議,遭本土牙醫界批爲幫波波牙醫開後門。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今舉辦成立記者會,表示爲與波波牙醫進行長期抗戰,決定成立協會維護自身權益,並痛批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已被波波牙醫把持,已不能代表基層牙醫的民意。

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前身爲本土小牙醫聯盟,發言人姚欣宜表示,波波牙醫繞過國內嚴格的大學入學考試競爭,不受我國入學招生人數總量限制,在國外教學品質也不受政府監督,不用像其他國外學歷的人一樣要考學歷甄試,因此引發爭議。

姚欣宜指出,去年5月立法院通過醫師法第4之1條修正案,企圖再放寬國外牙醫系的實習員額,這項決議雖然因去年9合1大選遭擱置,但衛福部今年2月又預告訂定「國外牙醫學歷參加醫師考試臨牀實作適應訓練辦法」,將國外牙醫實習員額改由衛福部訂定,引發基層牙醫師的擔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學教授林元敏表示,照理說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是代表國內牙醫師的團體,但近年來卻不顧基層牙醫民意,放任海外牙醫系學歷實習生佔名額,尤其公會中逾半理監事的小孩都在國外念牙醫,讓基層牙醫的心聲無法被接納,因此才決定成立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

林元敏指出,現在每年有50名海外牙醫系學生佔實習名額,超過成大、國防、臺大、陽明、中國醫等頂尖牙醫系的員額,如海外牙醫系員額再不控管,未來佔據國內牙醫系學生資源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對本土牙醫相當不公。

林元敏說,依照現行實習制度,一名牙醫系教授可帶2名實習生就已相當緊繃,近期衛福部已開始盤點各醫院的實習能量,倘若未來放寬一名牙醫師能帶4名學生,不僅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也會影響本土牙醫生的權益。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也出席臺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成立記者會力挺,她指出海外牙醫系學生返臺實習應以總額管制的方式保障國內學生,現行50名員額數量太高,應以國內每年牙醫實習生總額的十分之一以定之。

此外,王鴻薇也認爲衛福部應站出來盤整國內偏鄉牙醫師的需求,例如規定海外牙醫系學生必須在偏鄉服務達一定年限纔可排入實習名額,以避免海外牙醫生在偏鄉「過水」後馬上進入都會區搶本土牙醫的就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