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週刊丨東芝倒塌背後

提起日本東芝這個品牌,相信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陌生。創立於1875年的東芝,一度被視爲"日本之光",曾打造出橫跨家電、電氣、半導體、能源、基建等領域的龐大商業帝國。然而就在近期,9月21日,東芝對外宣佈,以日本國內基金"日本產業合作伙伴"爲主的財團完成對東芝的要約收購,東芝最快將於今年內退市。

昔日的製造業巨頭爲何會節節敗退直至倒塌?除了其自身經營不善、財務造假等問題,這背後還有一隻隱秘而關鍵的"黑手"。

9月25日,標普全球評級宣佈,將東芝的長期評級下調兩級,至"BB-"。四天前的9月21日,東芝剛剛發佈聲明稱,以日本國內基金"日本產業合作伙伴"爲主的財團已從東芝股東手中募集到78.65%的股份。從9月27日起,該財團正式成爲東芝母公司及其最大股東。

上市了74年的東芝最快將於今年12月摘牌退市。在標普看來,東芝可能有義務償還該財團通過貸款籌集到的收購資金,這將大大惡化東芝的財務狀況。近150年的基業,如今轟然倒塌,令人唏噓,這個百年巨頭究竟爲何會淪落到今天的下場?

東芝,東芝,新時代的東芝。20世紀80年代,東芝的這句廣告詞曾風靡中國。當時,東芝彩電、東芝洗衣機和東芝電冰箱,還是大多數家庭嚮往的"三大件"。

實際上,在東芝一百多年的歷程中,曾創造過多項"第一"。比如日本的第一個燈泡、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冰箱、第一臺電視機、第一個電飯煲全都來自東芝。而全球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也是東芝研發的,而且保持世界第一的市場份額長達7年之久。

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半導體技術和產能飛速提升,一躍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半導體芯片供應方。

荷蘭財經記者 伍爾夫倫:由於日本大公司沒有破產,這意味着他們在爭奪市場份額時,總可以超越其他所有人,總是會贏。也就是說美國或歐洲公司根本競爭不過。

日本企業用"質量相同卻價格永遠低10%"的策略碾壓同類美國產品,而東芝、日立等企業,作爲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佼佼者,也給美國同行帶來了巨大壓力。

美國企業家 赫德:如果你是一名企業家,想要爲自己公司拉投資,而你的公司如果打算進軍日本市場,或者與日本企業競爭,或者是日本人的目標市場之一,那麼你是不會找到投資的。

當時,美國對日本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大量日本科技產品涌入美國市場,美國社會則沉浸在一種對日貨既追捧又敵視的複雜情緒裡。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 約翰遜:如果你是消費者,短期內買日貨很划算。長期看(對美國而言)就是災難。

1983年,美國商務部警告稱,美國只在飛機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領先,在半導體技術、光纖技術、智能機械技術等方面已經全面落後於日本。

1985年,在世界十大半導體廠商中,有一半是日本企業。這一年,美國召集英國、法國、西德和日本五國政府代表在紐約的廣場酒店開會,討論如何解決美國嚴重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問題,會議產生了一項聯合協議,又稱"廣場協議"。"廣場協議"旨在通過政府幹預貨幣市場,使美元相對於日元、英鎊、法郎和德國馬克等主要國際貨幣貶值,從而促進美國出口,平衡貿易逆差。

一時間,美元貶值,日元升值,日本人驚喜地發現自己手中的日元購買力大增,甚至有"一夜暴富"的感覺。當時,很多日本人在美國大肆收購高檔住宅、高級酒店以及高爾夫球場等固定資產,曾被視爲資本主義國家象徵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帝國大廈也都被日本人收入囊中。

然而,好景不長,20世紀90年代,匯率大漲帶來的虛假繁榮和泡沫經濟最終破滅,日本經濟陷入停滯。

而對東芝而言,1985年更是企業由盛轉衰的關鍵一年。

美蘇冷戰時期,東芝違反巴黎統籌委員會禁令,以35億日元的高價,向蘇聯出售了4部五軸聯動數控機牀,讓美國海軍失去了探測蘇聯潛艇水聲的優勢。1985年,此事被東芝內部人士曝光,立刻成了美國對東芝動手的絕佳理由。美國政府開始聲討東芝,稱其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起初,面對美國的指控,東芝還矢口否認。可當美國威脅要動用所謂"301條款"制裁後,日本政府被迫於1986年簽署《美日半導體協議》。從此,日本生產的半導體只能限價出口美國,企業利潤逐年下滑。

1987年4月,美國又對日本價值3.3億美元的存儲器加徵100%懲罰性關稅。1987年6月30日,美國國會大廈前,幾名美國議員輪番舉起長柄大錘,砸向一臺東芝牌收音機,要求美國政府禁止進口東芝產品。很快,美國就通過了《東芝制裁法案》,取消一系列採購合同,並在2至5年內禁止東芝所有產品向美出口。

面對美國高高舉起的大棒,時任日本首相、69歲的中曾根康弘爲了緩和日美關係,不得不前往華盛頓向美國道歉。

同時,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和機牀事業部的兩名部長被日本警方逮捕。隨後,東芝董事長和總經理等多名高管辭職。東芝內部的許多技術文件,也被美國中情局以調查爲由帶走。

當時東芝的繼任董事長青木幸一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緊張地作出"不會再犯"的承諾。

時任東芝董事長 青木幸一:該不當行爲源於東芝機器對遵守法律和限制的隨意態度。我們正在做出非常堅定的努力,並採取嚴厲的紀律處分,以確保東芝集團不再發生此類不當行爲。

東芝還被迫投入1億日元在美國主流報紙上刊登"謝罪廣告",聲譽嚴重受損。

日本《產經新聞》則評論稱,"東芝事件"的發生讓日本"切腹自殺都不足以謝罪"。

1989年,美國再次和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日美半導體保障協定》,迫使日本開放其半導體產業的知識產權。

值得一提的是,中情局檔案顯示,早在"東芝事件"發生前,挪威的康士伯公司從1980年起就曾把類似機牀賣給過蘇聯。而美國《洛杉磯時報》則報道稱,挪威警方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除東芝外,法國、意大利和西德等"巴統"成員國的公司,也曾向蘇聯出售過精密機牀等先進軍工設備,但在美國眼裡這些都不算"通共",這些企業也沒像東芝那樣受到美國的嚴厲制裁。

對此,英國曆史學家希爾在《剖析恐懼:美國的"黃禍"政治》一文中分析稱,美國政治受對日貿易逆差影響頗大,兩黨都將日本汽車和電子行業崛起視爲對付對方的"楔子議題","痛擊日本"在當時獲得廣泛共鳴。也可以說,美國製造業在衰落,而政客們很容易將日本指定爲"罪魁禍首"。

"東芝事件"後,東芝半導體業務持續衰落,最終在2018年將其芯片業務出售給美國併購公司貝恩資本。而日本的半導體行業在全球的佔有率也從之前的50%以上,跌到10%左右。

美國經濟學家 沃爾夫:美國政府總會保護那些足夠強大且有能力動員參衆兩院議員,並推動政府採取行動保護他們利益的產業。

197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亞歷山大·喬治提出"脅迫外交"的概念。在他看來,脅迫外交就是使用威脅或有限武力,迫使對手停止或扭轉已經採取的行動。

長期以來,從經濟制裁到技術封鎖,從政治孤立到武力威脅,美國都稱得上是脅迫外交的"集大成者"。而東芝則並非這種"脅迫外交"的唯一受害者。

法國德西尼布公司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巨頭。2010年,德西尼布被美國指控聯合其他三家公司,在1995至2004年尼日利亞建造液化天然氣工廠的一項合同中存在腐敗行爲。戈裡是當時德西尼布派駐非洲的銷售主管。2006年,戈裡被傳喚至華盛頓。

德西尼布前駐非洲銷售主管 戈裡:當我被他們傳喚時,他們給我看了一封電子郵件,並問道,你記得在1995年發了這封郵件嗎,或者你收到了這封郵件。顯然我不記得了,但是他們有非常非常詳細的記錄。

而對德西尼布的調查,美國政府是通過一家名爲"司法風險聯盟"的美國私人審計公司進行的。該公司在全球至少75個國家設有辦事處。

這裡是該公司在法國的分公司,法加爾領導的團隊主要負責調查涉嫌腐敗的公司的內部信息。

"司法風險聯盟"法國分公司主管 法加爾:我們的職責是幫助公司及其律師,獲得(美國)相關部門要求的文件。

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獲取這些文件的呢?2008年,"司法風險聯盟"的員工帶着幾臺算力強大的計算器來到德西尼布公司。

"司法風險聯盟"法國分公司主管 法加爾:我們想要所有的電子郵件,所有的發票,所有的財務文件,所有的協議,所有的合同,以及全部金融數據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清單,他們會直接把自己的電腦連到公司的服務器上,或者將他們的電腦連接到被調查對象的手機上。

除此之外,美國司法部門還會提供一系列"關鍵字"。

"司法風險聯盟"法國分公司主管 法加爾:一般會有"回扣"這樣的詞,或者這裡還有"賄賂",甚至還有"酒"。

經過這樣一番"搜查",美國司法部門可謂"收穫頗豐"。最終,德西尼布不得不認罪,並接受罰款3.38億美元,相當於該公司營業額的近5倍。

德西尼布前駐非洲銷售主管 戈裡:如果德西尼布想繼續在石油領域做生意,我覺得公司沒有太多選擇,畢竟這是一個被美國主導的領域,只能遭受美國司法部的"搜刮"。

1993年,克林頓在就職演講時向全世界宣佈,美國"必須擔負起帶領全世界的責任"。既然要當世界警察,就得配有武器,而臭名昭著的《反海外腐敗法》及所謂"長臂管轄權",便是美國常用的一種經濟制裁武器。

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反海外腐敗法》,並在之後的40多年裡,逐步擴大該法案的適用對象和管轄範圍。到了1998年,美國國會直接修改法律,使《反海外腐敗法》具有域外效力,同樣適用於外國公司。在該法案授權下,美國政府幾乎可以追訴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美國也真正扮演起"世界反腐敗警察"的角色。

假設一家法國公司涉嫌腐敗。只要公司某員工的薪資是以美元結算,或他們通過谷歌等美國服務器發送郵件,或者他使用的手機裝有美國芯片,美國政府就可以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爲由,調查、起訴該公司。

而事實上,他們的確是這麼幹的。法國阿爾斯通,曾在軌道交通、電力能源等領域擁有多個"世界第一"。此外,阿爾斯通還是法國的一個高度戰略型企業,負責法國境內58座核反應堆汽輪發電機的製造、維護和更新工作,負責法國75%的電力生產設備,還爲法國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提供推進汽輪機。

2010年,美國司法部指控阿爾斯通行賄印尼政府官員,以達到裝備一座燃煤電廠的目的。不同於德西尼布,阿爾斯通拒絕認罪,拒絕把公司內部資料發給美國或讓美方人員進入公司調查。

法國情報研究中心主任 德尼瑟:這刺激了美國人的侵略企圖,他們一心想扮演"白衣騎士"的角色,想徹底清算那些被他們認定違反了所謂商業道德的人。

爲了撬開阿爾斯通,華盛頓不惜動用了衆多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

法國媒體調查發現,美國聯邦調查局爲了獲取信息,曾截獲阿爾斯通高管之間的郵件,並監聽他們之間的電話內容,甚至還在阿爾斯通內部安插了"臥底"。這些"臥底"的上衣口袋裡總是藏着一支錄音筆,隨時錄下和同事之間的對話。

爲了進一步給阿爾斯通施壓,美國又盯上了該公司的高管。

2013年4月14日,當時負責阿爾斯通國際銷售業務的副總裁皮耶魯齊在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被聯邦調查局逮捕。美國司法部給出的逮捕理由是,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塔拉罕發電站項目中,皮耶魯齊和其他管理人員經由"中間人"向政府官員行賄。

皮耶魯齊:他們逮捕我,其實是爲了向阿爾斯通總裁施壓。當時我和總裁的(業務)關係很近,逮捕我就意味着他們劍指總裁本人。

美國檢方給了皮耶魯齊兩個選擇:一是不認罪接受審判,爲此有可能被判處15至19年有期徒刑;二是選擇認罪,與美國政府合作,只需再關幾個月就可以出去了。

最終,皮耶魯齊沒有頂住壓力,被迫在認罪協議上簽字。然而美國卻並沒有信守諾言,仍然監禁了他5年多時間,直到2018年,皮耶魯齊才重獲自由。

皮耶魯齊被捕後,阿爾斯通迫於壓力,被迫認罪,等待接受鉅額罰款。

《阿爾斯通國家醜聞》作者 卡特伯恩:我們開始說,哎呀,罰款不會是個小數目,可能是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鉅額。

當時,阿爾斯通恰好現金流不足,鉅額罰款足以讓公司破產。而就在這一關鍵時刻,阿爾斯通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表示可以收購該公司部分業務。

記者:一開始就是通用電氣的目標嗎?

通用電氣前溝通顧問 唐吉:是的,它是公司的目標,因爲阿爾斯通是通用電氣在業務上的一個完美補充。

2014年,美國通用電氣宣佈,以123.5億歐元收購阿爾斯通的部分業務,其中包括法國境內大多數核電站的部分控制權。同年12月,美國政府宣佈阿爾斯通需支付罰金7.72億美元。這是有史以來對一家公司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至此,阿爾斯通徹底被美國"肢解"。

2019年初,出獄後的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合著的《美國陷阱》一書在法國出版,引起巨大反響。所謂"美國陷阱"就是美國利用其法律作爲經濟戰的武器,削弱其競爭對手,有時是爲了低價收購競爭對手。

皮耶魯齊經過調查還發現,自1977至2014年間,在涉及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的所有調查中,30%是針對非美國企業的,但它們所支付的罰款卻佔總額的67%。而在被美國罰款超過1億美元的26家企業中,有21家是非美國企業。

法國情報研究中心主任 德尼瑟:美國人說他們這麼做是爲了使國際商業(活動)更具道德化,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這麼做可以給他們帶來競爭優勢,而這些罰款是真金白銀,是流入美國財政部金庫的真金白銀。換句話說,通過繳納這些罰款,我們爲美國國防預算、社會和教育預算提供了資金。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德雷茲納曾撰文稱,歷屆美國政府都一直在"濫用經濟脅迫和經濟暴力",而制裁對象根本沒有"敵我之分"。英國政治評論人士伊恩·馬丁坦言:"任何一個美國的盟友都知道,自己正生活在一個帝國的陰影之下。"

如今,不少"盟友"已經不願事事都緊跟美國,甚至有時還刻意與美國保持距離。在《歐亞時報》網站看來,當美國的主要盟友都喊出"不再做附庸"時,恐怕就是美國主導地位走向終結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