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理想國還是噩夢?伊藤計劃之《和諧》爲你解開真相

烏托邦 —— 一個對於部分人來說夢寐以求的理想國。或許有這種美好憧憬是個好事,但伊藤計劃筆下撰寫的小說《和諧》改編的同名電影,可能會讓你瞭解到那或許會是怎樣的一個美好而又可怕的地獄。

《和諧》劇場版預告(來源:本站

電影《和諧》設定在一個人類經歷過了一場,幾乎讓整個人類種族滅絕的災難性核戰爭後並修生養息了50年的時間。僅存文明的人類世界也有了一種極大的轉變,意識形態從之前人類追求的個體自由,轉向了純粹的社會優先主義的方向:你的身體不再屬於你自己,而是作爲種族生存的一種必要資源。

剛剛經歷過核毀滅並修生養息了50年之後的人類社會

在這個情況下,兩種全新的科技產物誕生了:其一是WatchMe,當所有人成年之後都要植入體內的一個健康監視設備,從你的體脂含量到核糖核酸轉移錯誤都會一一監視並記錄在案;另外一個是Medicare,可以治療WatchMe所監測到的幾乎任意人體病變狀態都能治療的家用健康護理。對於這個烏托邦世界中的人類來說,疾病已經是歷史中才存在的事情了。而全世界80%的人類都植入了WatchMe。

人類個體成年之後會被植入WatchMe,疾病將不再是人類遇到的問題

因此在這個世界裡,人類的社會法則之一就是健康至上。在這個社會中菸酒和許多原有世界的嗜好品是絕對禁止的。即便是建築物和上色方案,也基於對人類健康的考慮而做出了許多改善。

除此之外真正讓人類在生存意識形態上改變的,是一個所有人都佩戴的虛擬增強鏡片。這個鏡片不僅給你提供了周圍環境的健康安全狀況分析,同時還會提供給你正在見的人的信息和狀況。

這個AR鏡片會提供會見者的信息和社會評價分,分數越高得到的工作越重要

這其中包括了一個“社會評價值”的分值,取決於這個人對社會的無私貢獻度有多少。社會評分較低的人會被安排去一些重要性更低的勞動崗位,不過他們並沒有被社會拋棄 —— 所有高分值的人會和他們進行交流和教育,從而提升他們的社會評分,併成長爲社會中更加重要地位的人。

這樣一切爲社會、無私而又健康的烏托邦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惡夢。於是本片中的兩名主角:圖安米亞琪就這樣登場了。她們倆人在高校時代相遇,圖安被米亞琪充滿魅力的人格所吸引。而米亞琪一直以來拒絕當前的這個世界的意識形態和法則,她認爲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屬於自己。

從左往右米亞琪、希安和圖安,我們可以注意到此時的圖安還是短髮

在和另外一名有共識的少女希安相會之後,她們三人決定一起永久逃離這種制度:那就是一起自殺。結果米亞琪成功了,希安和圖安則活了下來。(順路一提非常有意思的一點:這三個名字米亞琪Miach、圖安Tuan和希安Cian均來自凱爾特神話中,“外敵”勢力留在愛爾蘭大陸上的末裔。)

已經登上了WHO頂峰的圖安,此時她已經留起了長髮。這個組織現在已是集外交和軍事力量於一體的存在了

許多年之後,圖安經過了奮鬥和努力成爲了世界健康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最高代表 —— 該組織在這個世界中,已經進化成了外交/軍隊於一體的團體,並那些居住在“外界”的人類進行互動。在兩個世界之間生活的日子,讓她感覺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寧。這一切都被一次突然而來的烏托邦世界中,多達6000人的集體自殺事件所打破。儘管有着她自己的目標,她投入到事件的追查之中,並發現自己和此事的關聯遠比她預想的要大的多。

在烏托邦世界中一次可怕的集體自殺事件,打破了圖安爲自己創造的“自由”空間

《和諧》從個體角度來說,圍繞着米亞琪的死是如何影響並改變着她身邊親密的人所展開。在米亞琪自殺之後,希安是完全將自己封閉和麻痹,並無條件地投入到烏托邦世界的信條之中。另一方面,登上了WHO之首的圖安則在創造出一種活在“自由”中的假象裡。

儘管在外人看來德高望重,圖安卻被很多事情所困擾和糾纏着

圖安承認自己是一個不愛參與社交的人。她對自己作爲最高組織領袖所要保護的世界毫無任何感觸。而且她還會在一定控制的情況下吸菸和飲酒,對此她就滿足了。而同時她能感覺到自己是一名膽小鬼。以她的身份地位,想要離開這個烏托邦世界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她也可以選擇像米亞琪那樣自殺來從這個“惡夢”中解脫。而她發現自己只是在無力地模仿着米亞琪 —— 使得自己成爲了擁有靈魂卻沒有動力的存在。而電影中的大部分內容,則是圖安最後如何意識到對於自己最重要的,以及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

圍繞着圖安的尋找自我之路展開

對於這部電影來說,看着圖安如何和這個世界進行互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一個充滿冷色調的世界中,只有圖安和其他WHO組織成員身着深紅色的衣服。這也凸顯出了她在這個世界中的身份和地位,而對於這個和平世界來說,所有人最懼怕的人也是她:因爲她是最接近於士兵的人。

由於她的工作崗位,她擁有超過尋常人數倍的社會評價分 —— 儘管有時候她的言行舉止有些粗魯和暴力。她甚至有了可以關閉自己個人檔案的權限,使得這個社會上的人們無法像平常那樣讀取到她的信息。影片中好幾次,圖安甚至威脅自己的上司要求他們配合她的行動。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圖安就如同魚羣中的鯊魚一樣 —— 大家依賴於她的能力和身份,卻又恐懼於她的存在。

WHO的頂點者,是這個世界的人們敬畏而恐懼的存在

哲學角度來說,《和諧》爲討論人類心靈的本質和意圖開啓了話題。《攻殼特工隊》 中主要體現的是內在的自我,而《和諧》則似乎是在唱着反調。片中似乎在證明人類的自我不僅無意義,甚至是人類進步中最大的阻礙。這個社會所帶來的衝突和困惑,甚至包括我們自己內心中的鬥爭 —— 一切都源自於自我意識。在一個沒有“我”的世界中,人類可以得到的是真正的和諧。但是又可以看出的是這種和諧是非常恐怖的。

只有擁有自我才能算是人,但自我卻在阻撓着人類的進步,這個充滿矛盾的哲學問題困擾了人類無數歲月

就和伊藤計劃中第一部電影《屍者帝國》一樣,《和諧》這部異想電影非常好的證明了科幻題材可以比其他類型的文學,更好地用於探索人性的本質。故事中通過創造一個完美的理想國世界,並通過兩個都身處迷茫中的角色,探索了困擾人類數千年來的最大哲學問題。我想大多數人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都會開始思考,所謂人類追求的這種“和諧”是否真的是一件好事了。

《和諧》於11月13日上映,並將會在2016年於歐美地區公演。如果你喜歡這種探索人性題材的電影,那麼一定不要錯過。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閱讀原著小說來了解伊藤計劃創建的那奇妙的世界。

伊藤計劃三部曲,將分別以劇場版的形式呈現在大家面前

伊藤計劃,本名爲伊藤聰日本科幻作家。曾奪取過多個日本科幻作品大獎,以《虐殺器官》和《和諧》成名。2009年年僅34歲的伊藤聰因肺癌逝世,並留下了《屍者的帝國》最後30張遺稿,經其家人同意後,他生前好友圓城塔續筆完成了該作。如今其著作三部曲將分別以動畫電影的形式,呈現給觀衆們

伊藤計劃著作有《虐殺器官》、《潛龍諜影愛國者之槍》、《和諧》和《屍者的帝國》均有翻譯成多種語言於全球多個地方出版。除《潛龍諜影愛國者之槍》僅有英文版之外,其他三部小說在國內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代理漢化發行。

文章來源Kotaku,原作者理查德·埃森柏斯(Richard Eisenbeis)。文章內容有所改動和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