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了“8+16”輕斷食,爲啥還是瘦不了?

隨着賀歲片《熱辣滾燙》的熱映,賈玲的100斤是如何瘦下來的,成了許多人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

成功瘦身的賈玲在最近的一檔節目中大方分享了自己的飲食瘦身攻略:

一,細嚼慢嚥。

二,少油少鹽:每天攝入20克油、5克鹽。

三,“8+16”輕斷食。

四,控制攝入食物的熱量。

五,早睡早起。

一時間,許多自媒體博主紛紛講述自己嘗試“8+16”輕斷食的經歷。

“8+16”也叫“間歇性斷食”,就是把每天吃飯的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之內(不節食、不斷碳水化合物),連續16個小時保持空腹(可以喝水)。

事實上,早在賈玲成功瘦身之前,“8+16”輕斷食法就在網上受到追捧,效仿者衆多,但他們往往會陷入這樣的困惑:在減肥初期,由於飲食規律的改變,體重會快速下降,但隨着時間的延長,效果會越來越差,最後進入一個平臺期。

爲什麼會導致這樣的情況?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條毛巾,把體內多餘的脂肪比喻成毛巾裡的水,那減肥的過程就好比是用力擰毛巾把水擠出來的過程。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毛巾在最溼的時候稍一用力就會擰出很多水,同理,減肥初期的效果往往最明顯,隨着毛巾裡的大部分水被擰出之後,再使同樣的力氣就無法擠出水來了,這就是平臺期。

我們如果還想讓毛巾變得更乾燥,那通過手擰就沒有效果了,需要採取烘乾等方法。烘乾後的毛巾雖然達到了十分乾燥的程度,卻失去了洗臉的功能,也就是人體的正常機能被破壞了,處於一種不平衡的病態。

那麼到底應該一天吃幾餐呢?一日三餐的傳統難道是錯的嗎?

有一些自媒體博主爲了證明“8+16”輕斷食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羅列了不少科學數據,但大家需要注意:最新的研究數據並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確的,而且正因爲這些研究比較新,對人體的長期影響並不明確。

自古以來形成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不能輕易否定,畢竟人體不是被設計出來的機器,有着非常清晰的構造和功能,人體的大部分功能仍處於有待研究的範疇。

一日三餐是人體的基本規律,如非必要,不能隨意被破壞。中醫歷來非常注重自然規律與人體之間的關係,只要違反了自然規律,哪怕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終究還是會引起健康問題。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在中醫看來,天下沒有不傷身體的過度減肥。

過度肥胖的人確實需要減肥,但不少人已經把審美標準與健康標準混淆了。中醫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減肥之說,中醫主張把人調整到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而非塑造成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的非健康狀態。

每個人最理想的體重是根據個人不同的體質決定的,而不是以大衆的眼光決定的。賈玲成功減肥100斤雖然勵志,但如果沒有專業團隊的支撐及專業人士的指導,普通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以免減肥不成,反而換來一身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