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不分區淪爲打工仔(周毓翔)
民衆黨不分區立委列第3名的陳昭姿提及,柯文哲曾親口承諾特赦陳水扁。引發輿論爭議。(示意圖/資料照/楊亞璇攝)
各政黨都完成不分區立委提名,如何安排名單能夠吸引選民支持也成選舉關鍵,而近幾屆主要政黨都會提名「專業不分區」來包裝,找社會賢達、形象清新者增加名單質感;不過這些專業不分區實際到立院後,就會碰上立院的政治現實;形象好如盧彥勳,也可能在立院淪爲爲黨服務的打工仔。
不分區立委名單提名相當具技術性,政黨會考量黨內派系平衡,還要評估進被提名人的戰力,也會刻意提几席「專業不分區」,提社會形象好的人進來美化名單,如財經、教育、環保、文化、體育等領域專業者,把名單包裝成沒那麼政治性,最好還是能夠有「亮點」。
此次民進黨提名靖娟執行長林月琴,國民黨有區塊鏈專家葛如鈞等,類似被提名的社會賢達應當都是懷抱奉獻所長的心接受提名,但立法院的「傳統」卻相當現實。
首先,立委之間存在着區域立委與不分區立委之間無形的歧視區別,雖然彼此平時互動良好,但差異會體現在一些小細節,像是專業不分區是否能真的依照專業進入屬意的委員會就是個問題,立院各黨團都用積分制分配委員會,資深有優勢,而區域立委也有另外加分。
因爲區域立委是靠自己一票一票選舉選上的,與不分區立委只是被排進政黨名單上而當上立委不同,不管哪一黨,對區域立委都有特別待遇,不分區立委中,除了本來就是黨內大老,備受敬重的之外,其他新踏入政壇的「專業不分區」,不管社會形象再好,都是靠着黨才進來的,工作分配與待遇上自然而然矮區域立委一階。
而區域立委有顧選區壓力,只有甲動一定要配合,黨團發乙動的話,就是幹部之外,不分區都要來,區域則視狀況未必要出席。議事攻防上,包括佔領立院、打架、熬夜排隊卡位,第一批徵召一定也先找最菜的不分區。因爲資歷太淺,對黨意的抵抗力不足,這讓所謂專業不分區,其實是「專門配合黨意」的一批。
比如國民黨曾提名新創圈的許毓仁還有財經專業的吳怡玎,兩人任期內大部分時間都被擺在冷門的司法法制委員會,農業專長的林文瑞也長期被擺在內政委員會而不是經濟委員會。
民進黨過去提名勞工專業的鐘孔炤,也長期被擺在司法法制委員會,「食安專家」的吳焜裕也曾因衛環席次不夠,他又太資淺,被調到另一冷門委員會外交國防委員會,結果鬧出質詢「雷射槍」、「機器人戰士」的笑話。
不分區立委要混得好,就得配合黨意。民進黨的洪申翰雖是環保專業,但實際上則扮演替賴清德「爲黨辯護」的立院管道,「表現」優異,讓他順利被排進新一屆的不分區安全名單;而林靜儀最初也是不分區,後來代表民進黨當選臺中立委。國民黨的王育敏、柯志恩起初也是專業不分區,後來成功配合國民黨運作政治議題,王、柯此次也回鍋國民黨不分區。
幾屆下來,各政黨都有提過專業不分區,名單只是選舉一時亮眼而已,但真正進入立院後,卻是在折磨專業人才,尤其在如今高強度的政治對壘下,不懂政治的小綿羊簡直是直接掉入鱷魚嘴巴。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