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防疫還是防柯文哲(崔慈悌)

陳時中、蘇貞昌在蔡英文宣佈陰性後,立即解除爲期僅4小時的自我監測,引發雙標質疑。(圖/資料照、杜宜諳攝)

國內疫情大爆發,連蔡總統都被隔離,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也「預防性快篩」,距離去年5月各界呼籲政府介入壓低快篩試劑價格已快1年,眼見防疫亂象,民怨沸騰,蘇貞昌12日終於鬆口要啓動徵用快篩試劑。

去年5月國內已經歷過一波本土疫情高峰期,原本蔡政府一再保證絕對充足的「超前部署」,等真正面對防疫大作戰,才發現從快篩試劑、疫苗、病牀到各類醫療資源,樣樣都缺。

去年雙北Delta疫情大爆發時,爲緊急找出社區感染的傳播源頭,包括臺北市長柯文哲等人都強烈主張普篩,醫界也呼籲政府大量採購快篩試劑並開放民衆購買,卻遭衛福部長陳時中反對,最後還是各地方政府堅持對熱區普篩,衛福部也因民怨炸鍋,開放市面販售快篩試劑,才控制住疫情。

本以爲有了去年的經驗,中央這波防疫應該「學乖了」,不料面對Omicron疫情大爆發,這才發現,中央防疫措施不但沒有準備好,還分藍綠。

疫情燒到全國各縣市,但中央防疫卻獨鍾綠色執政縣市,去年5月疫情最嚴重時,疫苗的配發就已被質疑獨厚綠營執政縣市,日前基隆和雙北同時爆發羣聚感染,中央一改過去反對普篩的態度,立馬爲基隆實施「類普篩」,藍白執政的雙北則放羊吃草。

連基隆市長林右昌與確診員警脫罩合影,隔離期也只有3天,挨批「因人設事」,才急轉彎改爲10天,陳時中竟還幫着解釋這是「科學做事」,也難怪柯文哲要酸「相信黨,相信政府,不要懷疑!」

快篩試劑是找出病毒來源的第一線,各國政府早在去年全球疫情大爆發時就已陸續啓動徵用手段,以確保國內的供應量和價格,物價比臺灣高了好幾倍的英國,快篩試劑每劑只要75元(新臺幣,下同);新加坡和韓國也都在100至120元左右,但臺灣卻高達300至500元,最近疫情升溫,價格更被哄擡到離譜。

醫界去年就呼籲政府要大量採購和徵用快篩試劑,但政府卻坐令市場漫天起價,許多民衆雖然出現疑似染疫症狀,到了診所或醫院一聽說要先自費花大錢做快篩,寧可自己買退燒藥解決,成爲這波防疫的大缺口。

之前國民黨和民衆黨一再痛批,要求組國家隊生產或比照之前口罩方式徵收,行政院當耳邊風,直到民怨沸騰,同屬泛綠的時力立委也看不下去,蘇貞昌才終於鬆口要徵用。

就連蔡總統之前召開防疫高層會議,也只邀綠營執政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和高雄市長陳其邁,排除疫情相對嚴重的雙北。柯文哲就防疫「新臺灣模式」槓上中央,陳時中還高姿態要柯「不清楚可以來文,都會一一解答」。

柯文哲迴應,防疫「怎麼做我們絕對比他更懂」,反遭陳時中反嗆「他懂就最好啊,不用來行文,懂就趕快做」,蔡政府面對防疫亂象,顯然比起拚防疫,更懂得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