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韓國大選的寫實與魔幻(王尚智)
「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前)在韓國第20屆總統選舉中獲勝後揮手致意。 (新華社)
韓國總統大選,尹錫悅以不到1%的歷史空前差距險勝,讓這位8個月前才宣佈參選的政治素人平添更多戲劇張力,國際評論中有形容他將是「Drama King」,東北亞今後的局勢動盪一夕翻轉可期。
普世政治越來越需要一種「戲劇性」,顯然由韓國大選再度被驗證。即使尹錫悅未曾擔任過民意代表或行政官員,政治「小白」反倒更令人側目,激烈政見也被合理詮釋成「改革」,而最終網路社羣的「空戰」也成功覆蓋取代傳統輿論主流,喧譁的人氣等同了正義。
雖說與臺灣的國情不同,但我們最近確實從「烏克蘭戰爭」丈量未來「臺海戰爭」的可能,乃至從「韓國大選」萃取今後「臺灣大選」的趨勢,不免就看到了衆多「異中存同」的寫實與魔幻,無比驚奇但值得思索再三。
首先,軍事與政治都是某種「血淋淋的搏鬥」了,應該再也沒有人會相信「選賢與能」的道德至上主義。
賢能與道德如今只是一種民主政治的「口味」,選民膩了,就會想換!文在寅執政對於韓國「安全穩定」的訴求努力,到了繼承者手上只剩索然無味,反而尹錫悅的「挑戰朝鮮、親美拒中」更具有刺激性的召喚,彷彿描繪了全新國家力量的輪廓,風險不顧也不管。
其次,政治選舉確實從未失去過最赤裸寫實的本質,即是利益交換,比如「棄保」!
民意幻如浮雲流水,但選票終究是可以「一張張把握」或針對,同時靠着一個個極具爭議的議題政見,去分離出相對支持的羣衆與屬性。尹錫悅幾乎靠着反對並攻擊文在寅的「每一個失敗政策」,從高齡者與年輕人的兩端去搜羅人氣民意,最後靠着在野陣營談好權力分享的條件,棄保整合過關。
此外,全世界的政治都在走向一個「劍走偏鋒」了,幾乎已經等同某種濃烈刻鏤的文化、價值或審美!
但沒想到這類「政治魔幻」的偏鋒走向,似乎都能獲得年輕族羣的見怪不怪,甚至認同接受。尹錫悅這次竟然引入熟悉「巫術」的法師加入競選團隊,包括他在電視辯論中被發現手掌心寫了個「王」的漢字,這些令人咋舌的非常規舉動,非但沒有傷損他的政治信用,韓國年輕族羣中甚至對此津津樂道。
韓國與臺灣的政黨競爭、產業優勢、社會文化結構都非常相似,這次影響韓國總統大選的「網路空戰」空前熱烈,執政、在野雙方彼此揭發更多「醜聞」,卻也遭遇更多「反轉」,凸顯出大衆「渴望政治衝突的戲劇性」,已經遠遠超過於所有理性思辨的訴求,而這恰好完全對「政治素人」最爲有利!
尹錫悅的崛起模式,不免令人聯想到當年韓國瑜的「韓流」。但韓國瑜在挑戰總統大位時,整合失利且政治魅力消減,不及尹錫悅依然能「寫實」與「魔幻」兩者兼具,特別是在充分掌握高齡族羣之餘,並沒有失去年輕選票,一切歸功於「網路空戰」的強度堅韌,掌握議題攻擊主力,捱打也要道歉、辯解到徹底反轉弭平爲止。
殊不知同樣「在野」的國民黨,近來歷經了那麼多次公投、選舉對陣的失敗,有沒有或能不能學到一點點別人勝選的皮毛,打一場戲劇性十足的年底地方大選?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