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看守內閣 還在玩兩岸疊疊樂(陳建仲)

海巡署第十二巡防區統籌艦隊分署第九海巡隊CP1051巡防艇追緝越界陸籍漁船,過程中對方4名人員落海,造成2死2傷。(海巡署提供/於家麒金門傳真)

從14日大陸快艇因閃避我方海巡署在金門海域的追捕,造成2人死亡的意外事故後,因兩岸當局互不信任與高度敵意的累積發酵,竟然演變成陸方不承認金門存在「限制、禁止水域」,且從19日起大陸海警將常態性執法,更首度登上我方「初日號」遊艇臨檢,此舉引來綠營政治人物和媒體強烈指責陸方鴨霸;如果雙方不能剋制、釋放善意,事件非常可能上升至兩岸關係新的危機,這也正考驗準總統賴清德危機處理的能力。

現在大陸揚言不再維持金門存在限、禁海域的默契,且將登上臺船臨檢常態化,如果彼此海巡海警硬碰硬,後果絕對不是綠色政媒打打嘴炮,或指責對岸製造恐慌就能對抗的,陸艇翻覆事件完全沒有必要搞成兩岸新的危機,因爲金門、廈門海域本來就是傳統漁場,所謂的限、禁海域只是雙方默契,漁民也屢見越界,通常各自驅離。自1990年閩平漁事件後,幾十年來雙方甚少因強硬執法而釀成人命。此次事故至今,我方未及時公佈查緝影片以澄清對方指控的粗暴執法,僅僅一句:「繼續加強執法」,結果換來對岸對我船搶先一步登檢,打臉又快又準。

對岸登檢我船所持的理由是反制我方執法粗暴,海巡署呼籲陸方秉持和平、理性,共同維護金廈海域安寧。陸方亦有類似觀光船至金門外海導覽,海巡署艦艇本於善意,對無故意違法、誤入我方水域船舶,均以廣播驅離,從未登檢;但陸方甘冒反制手段會引來臺灣民衆反感的負面效應,顯見陸方對民進黨政府積怨已深,也對陸艇翻覆事件後續處理不滿,我方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失控的危險。

去年總統選戰期間,兩岸對抗態勢雖未進一步上升,但實際如鐵鍋悶燒,大陸商務部指控臺灣對陸貿易的限制措施違反WTO規定,將對ECFA採取相對應的措施,民進黨反手操作大陸介選;陸方宣佈取消M503航線自北向南偏置,並啓用由西向東的銜接航線後,美方除表達關切外,美國衆議院議員蓋拉格將於2月21日率6位議員代表團訪臺。加上之前大陸外長王毅1月底在曼谷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會晤時,針鋒相對、互不退讓,大陸央視隨即播出東部戰區實施對海導彈攻擊的軍演短片等,足見兩岸關係實際上如悶火添柴,稍有不慎,意外難控,民進黨政府絕對不應掉以輕心、輕啓爭端。

目前事故宜定性爲執法的意外,就算偵查不公開,至少應讓家屬得依法檢閱相關影片、證物,才能避免對岸指責這是來自蔡政府高層指示,故意強勢執法的結果。所謂亡者爲大,不論我方執法是否存在偏差過當,從人道關懷出發,妥善協助家屬辦理後事,彰顯善意,纔是化解危機之道。

遺憾的是,現在的看守內閣好像已亂成一鍋粥,當局還在玩「兩岸疊疊樂」大冒險,這樣你拉一條、我拉一條,互相不爽就拉走一條支撐兩岸關係和平架構的木頭,賭它會不會倒下?賭誰該負責?結果必是兩敗俱傷。期望陸船事件能良性反轉,讓雙方重啓溝通,以協商代替對抗,而不是繼續玩兩岸疊疊樂。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