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馬習會的互相尊重已被互嗆取代?(廖元豪)

今天是「馬習會」6週年,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上重申「九二共識」,並呼籲兩岸領導人,應着眼於人民福祉,儘快謀和避戰。圖爲2015年11月7日馬習會合影。(本報資料照片)

6年前的11月7日,「馬習會」在新加坡舉辦。那不只是兩岸關係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讓全世界都眼睛一亮的重大成就:交戰、對抗、分隔了60多年的臺海兩岸,如今可以擱置爭議,由雙方領導人面對面握手會談。雖然會中並沒有洽談太多具體的事項,但「會」的本身就是一大突破。

馬、習能夠會,最大的意義就是顯示兩岸可以以友善尊重的態度,相互交流。雖然不叫做「和平會議」,但和平就在其中。有人批評馬習會沒有堅守臺灣立場,然而現實是馬英九有提中華民國、一中各表,反而習近平沒講「一國兩制」、「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相互刺激的話。這,就是兩岸和平的關鍵:沒事不要亂嗆,各自留些餘地。在這種相互尊重,彼此留下空間的信任氛圍下,兩岸就無庸擔心相互傷害甚至兵戎相見。

那今天爲什麼臺海卻被《經濟學人》與國際上衆多觀察者評爲「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呢?中共軍機不斷繞臺挑釁,臺灣的政府官員說話也愈來愈嗆辣,後備軍人的教育召集開始要延長到14天。即使不講軍事衝突,但兩岸事務性交流也擱置多年,各種協議無法簽訂,鳳梨、釋迦輸出被擋卻無從溝通。甚至與政治無關的「小明」,都在政治動機(而非防疫需要)下被一擋再擋。馬習會樹立的友善環境,似乎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是敵意與互嗆,爲什麼?

第一個關鍵因素,當然就是因爲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方向本質就是要「嗆」。雖然蔡英文滿口「維持現狀」,但綠營早在2008年馬英九當選開始,就開啓了一個大聲嗆中、仇中的戰略。從學術圈人士發明「中國因素」一詞,把什麼不好都說成中共滲透,到連結社運,街頭輿論漫天蓋地開嗆,拿各種理由反陳雲林、反中、反服貿,就在塑造一個「中國是毒藥,我們連碰都別碰」的氣氛。

尤有甚者,他們在馬英九執政時,就力求「搞砸」一切兩岸交流的契機(例如,在「兩岸協議條例」草案,把「兩國」寫進去),然後破局了就說是國民黨或中共的陰謀。而在蔡總統就職後,雖然剛開始看來沒有大動作挑釁,但否定馬習會,死也不肯說九二共識這個「通關密語」,其實就是根本不想「會」。然後滿口說我們有誠意,就可以把責任都丟給對岸,製造相罵本。剛好對岸也轉不過彎,要面子擺架子,就正中綠營下懷。

這個「嗆中牌」在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事件達到高潮。在2018年底被「拔爛菜」,選舉結果一塌糊塗的蔡總統,即使到了2019年中,聲勢、民調依然落後。但中共與香港合力打出的反送中,讓蔡英文一下子成爲嗆中總司令(要注意,只有「嗆」,沒有真的「反」),聲勢大漲,鹹魚翻身。接着摧枯拉朽贏得2020年連任。在這樣的啓發下,他們當然更瞭解,兩岸「氣氛」緊張但不要真的戰爭,就是他們的利多。於是每當碰到政權危機、施政不當、民怨高漲,自然就繼續玩「中共很壞,我要罵你」的遊戲。而中共也每次都奉陪,令人無言。

在此同時,美國因素當然也非常關鍵。謹小慎微的蔡總統,卻碰上川普這個不理專業意見,狂言無忌,愛嗆愛對抗,又願意拿臺灣當肉墊的美國總統。在川普任內,「口頭」承諾臺灣許多事項,也通過一些不具實質效果的法案,逼着臺灣「不嗆也不行」。這種「反中嗆中」風也在美國養起了一個「反中產業」:從學術圈到政治界,都有一批「美中新冷戰派」誇誇而論,逼着臺灣去當馬前卒,根本是別人家孩子死不完。

但,馬習會的和平友善氣氛真的回不去了嗎?臺灣的經貿極度依賴大陸,而兩岸文化與地理位置如此接近,只能這樣對立下去嗎?我們的青年真的準備一戰,老人也要拿掃把了嗎?

當然不是。會在阿富汗撤軍的美國,自己絕不想捲入戰爭。拜登甚至知道,美中不可能用美蘇的「冷戰」模式來相處。畢竟蘇聯與中國不同,她不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製造業最大世界工廠、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也不像中國有着全球最多的外匯存底。更別說中國留學生早已是美國高教的重要學生來源,中國移民也構成美國經濟社會的成分。Joseph Nye教授就指出,在美國如此依賴中國的情況下,要把美中關係說成「冷戰」,是懶惰而危險的。一旦搞起冷戰對立,別說輸贏,美國立即的經濟損失就極爲可觀。

如果美國的「冷戰說」只是嘴炮,或部分鷹派不知死活,爲了個人利益而瞎搞的煙霧彈;那本錢更小,更依存兩岸和平的臺灣,是否決心要走向長期對抗?對中共的個別措施,可以批判;但大局上是否要開啓友善互敬的對話,仍在蔡政府一念之間。馬英九時期的「親美、和陸、友日」,隨時可以回來。如今沒有川普逼迫,早已取得執政優勢的蔡總統也不需要靠着「反中牌」或「否定馬習會」來與國民黨區隔了。

爲了臺灣人民的安全、生存、發展,再次髮夾彎,把馬習會的精神撿回來,蔡總統就像冷戰時期破冰的尼克森一樣,可以成爲創造歷史的人物。曾說過臺灣前途就是「未來的一箇中國」的蔡總統,盍興乎來?

(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