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問題 中美大交換(石齊平)

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透露,日前在泰國曼谷與大陸外長王毅會談時,曾深度討論臺海兩岸議題並分享各自立場。(新華社資料照片)

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1月26至27日在泰國會晤,會談超過12小時。白宮官員表示,正安排國務卿布林肯再次訪華,及兩國元首,在未來數月內通話。

習近平與拜登2022年和2023年分別在印尼峇里島和美國加州舉行峰會;蘇利文去年迄今與王毅已四度會面對面會談。中美高層頻密而又長時的會談,到底談些什麼,及彈出什麼,自然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觀察的第一個角度是態度,誰更積極主動,誰相對消極被動。由於中方對印尼峰會後美方並未認真落實承諾有所不滿,因此對美方一再提議的再度峰會遲不表態,去年底的舊金山峰會就是中方不忍太潑美方冷水下舉行的,既然如此,習近平就在峰會中對拜登直話直說,攤出了底牌。

觀察的第二個角度是各自的關注。美方的關注相當廣泛,從經濟、科技、毒品、氣候、軍事、地緣等等;中方的最高關注說到底就一個:臺灣問題。說白了,只要在臺灣問題上有進展,其他都可以談;否則,沒啥興趣。加州峰會既然是你美國期待的,習近平因此就臺灣問題對拜登提了三點:一、停止武裝臺灣;二、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三、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觀察的第三個角度是會後的發言或聲明。這次王、蘇12小時會後,雙方評價略有不同,美方表示是具有「建設性的」,中方則是「富有成果的」。中方用字遣辭一向謹慎保守,因此「富有成果」這4個字,充滿懸念,合理的推測,大概率與臺灣問題有關。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就要解讀何以致此?爲何美方會在臺灣問題上讓北京覺得「富有成果」?對此,我有三點看法,第一,所謂中美大博弈,博弈有競爭、鬥爭、合作、交換各種可能。競爭、鬥爭形式或異,本質相同;合作、交換也是形式或異,本質相同。近年來,美國鬥中國不遺餘力,使出渾身解數卻未見其效,甚且自傷,似乎到了該改弦易轍的時候。

其次,美國霸權式微已是掩蓋不住的事實,擬以俄烏戰爭拖垮俄國圖謀未成;以巴衝突下,美國支持的中東小霸王以色列善戰神話破滅;紅海航行自由竟被小小胡塞武裝整得滿臉豆花;與此同時,俄、朝關係加強,朝、韓關係惡化,金正恩蠢蠢欲動,美國面對的是空前的處處烽火。不僅如此,美國霸權在全球各處的軍事基地竟成了反美組織一個又一個的活靶,美國欲得安寧,必須穩住俄羅斯、伊朗、北韓,全球只有中國對此三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再其次,美國在臺海及西太的軍事優勢也在迅速喪失之中,傳統臺灣牌的效用遞減,不如、或者必須換一種打法。

因此,有理由推測,美國必須在北京最關注的臺灣問題上,做出讓北京覺得「富有成果」的安排,才能讓北京在美方關注的諸多議題上做出讓美方覺得「具有建設性」的迴應。這在本質上就是交換,而且是大交換了。是否如此,且看劇情的繼續發展。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