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的孟晚舟拐點(石齊平)

華爲前財務長孟晚舟在遭加拿大逮捕後1028天候,以不認罪、緩起訴的方式獲釋,並於25日返回中國。(圖/路透)

如果說,911事件是美國國家運勢的大拐點,那麼,孟晚舟事件,必將是中美博弈形勢的大拐點。

911之前的美國,從1776年建國開始到2000年共225年,運勢始終持續向上;特別是1945年二戰結束進入冷戰之後,美國氣焰之盛一時無兩;特別是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上世紀初最後10年,美國綜合國力臻於巔峰,堪稱「黃金10年」。未料一進入新世紀,911事件爆發,遂即進入《時代週刊》所稱的「地獄10年」,運勢不但翻轉而且急轉直下,現在看來,下行之勢明顯止不下來。

解讀美國運勢何以以2000年爲界呈現出巨大反差並不困難:一、2000年之前,美國除了韓、越戰,鮮少犯重大戰略錯誤;之後,則不然,阿戰、伊戰、敘戰及不間斷的反恐,美國元氣大傷,而最大的戰略錯誤則是近年來與中國爲敵。二、2000年之前,美國體制之完善全球稱羨;之後,則從經濟(2008金融海嘯)到社會(貧富、種族、槍枝)到政治(權錢交易、政黨內鬥),問題叢生。三、2000年之前,由於蘇聯、中國進入發展誤區,結果,蘇聯解體,中國被迫改革。美國四顧茫茫難覓對手;之後,中國快速崛起,美國卻因911全力反恐,錯失了遏制中國的黃金機會。四、2000年之前,全球遊戲規則由美國製定主導,佔盡天下便宜;之後,則逐漸面臨挑戰。講到這,就與中美博弈及孟晚舟事件有關了。

中美博弈如從1979年雙方建交開始,迄今已逾40年。在開始階段,中國必須按所有都是由美國設定、明顯有利於美國的遊戲規則與美國交往及交易,從貨幣、金融、產業、貿易、科技,到軍事,法律、太空等,中方處處吃虧被視爲理所當然。但即便是在這樣的不公平競爭下,中國還是迅猛崛起,折射了中國競爭力的強勁。

2000年中國GDP躍居全球老二,中、美雙雙掉入「修昔底德陷阱」,形成越來越尖銳的矛盾關係之後,美國對付中國,特別在貿易、產業、科技領域,手段之蠻橫,已到了連美國自定的規則都悍然不顧的地步。中國原本想做個低調的老二卻不可得,因爲老大定要把你往死裡打。華爲與孟晚舟就是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樣的形勢當然逼得中國別無選擇,必須硬碰硬地做出反擊。

2021年,首先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中國要平視這個世界」;稍後,中方代表在阿拉斯加對美方代表說,「你們沒有資格居高臨下說要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對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繼之,中方代表在天津向美方代表面交「糾錯」與「關注」兩份清單及「三條底線」,其中「糾錯清單」明確要求美國釋放孟晚舟,否則,就像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說的:「一切免談!」包括美國當下最期待的兩國元首峰會。

清單與底線背後,當然是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經此一役,中美博弈料將逐步進入到一個比較公平的階段,所以,是一個關鍵的拐點。一旦進入比較公平競爭的階段,中國方方面面的競爭力恐將讓美國越來越感吃力,終將逐漸落居下風。由此觀之,孟晚舟拐點將爲美國的911拐點再添加一個關鍵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