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孟晚舟獲釋的背後(徐勉生)
孟晚舟在24日與美國司法部門達成緩起訴協議,重獲自由返回大陸。(路透)
本年9月可說是美中關係的多事之秋。先有9月9日的拜登與習近平通電話,接着傳出美國可能同意我駐美代表處更名,然後美英澳宣佈成立暗指中共的三國軍事同盟AUKUS,9月16日大陸申請加入美國已經退出的CPTPP,9月21日拜登在聯合國大會演講,強調美中之間不會形成新冷戰。
9月24日,加拿大法官終止針對華爲公司財務長孟晚舟的引渡程序,簽署釋放令,孟晚舟當場獲釋,並隨即搭機返回大陸。孟晚舟獲釋更爲美中關係增添一項重大元素。
孟晚舟案原是一宗與政府無關的私人司法案件。華爲因爲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經濟禁令,美國以起訴孟晚舟作爲制裁。孟晚舟遭到加拿大軟禁後,中共隨即以間諜罪名逮捕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和商人史佩弗。雖然中共公開宣示此事與孟晚舟案無關,但實際上已將孟晚舟案提升至國家層級。加拿大法院一直未對美國要求引渡孟晚舟作出判決,顯然是投鼠忌器。
孟晚舟獲釋後,康明凱和史佩弗也同時獲釋。雙方同一時間各自離境返國,充分顯示孟晚舟案其實是高度政治性的案件。孟晚舟此時獲釋有幾個觀察點值得關注。包括:爲什麼事隔將近3年才獲釋?爲什麼選在這個時間點?後續還會有甚麼發展及效應?
首先,孟晚舟獲釋是因爲9月24日在加拿大透過視訊,出席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聯邦法院的庭訊,孟晚舟在庭上並未認罪,但承認華爲子公司星通在伊朗的業務誤導銀行,涉及一些不當行爲。美國司法部於是同意延後起訴至2022年12月,加拿大法官隨即終止針對孟晚舟的引渡程序。然而,在法律上,有罪或無罪十分明確;認罪或不認罪也是黑白分明。孟晚舟不認罪,但是承認涉及一些不當行爲,其中含意令人費解。然而美國司法部卻因此同意緩起訴,更是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此一結果只能推測是在美、中、加三國政府反覆交涉下,終於促成各方達成協議,也再次證明本案充滿政治意味。
其次,媒體報導,孟晚舟是因爲思念家人,才同意與美國司法部妥協。用此一說法解釋雙方達成協議的時間點十分牽強。難道是今年9月21日的中秋節,令孟晚舟「每逢佳節倍思親」嗎?
最令人聯想的應該是美國最近軟硬兼施,希望下個月藉G20峰會時機安排的「拜習會」能夠成局。但是北京卻仍然沒有明確表態,令拜登幕僚難以作業。時間已然迫近,不得不做最後的努力,借題發揮釋出善意。
第三,孟晚舟案其實是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尤其是安全戰中重要的一環。華爲所具備的科技實力,尤其是5G的發展,已經讓美國感到芒刺在背,嚴重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因此不但在美國封殺華爲,也慫恿其他國家禁用華爲通訊設備,以免危害美國透過技術掌控全球之企圖。所以孟晚舟獲釋只是一時的作爲,後續的爭戰恐怕仍然無法避免。
只是孟晚舟獲釋,若真能促成「拜習會」,能不能說是戴罪立功呢?(作者爲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