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政治少了酸面種(趙政岷)

被層峰領導人指派的縣市長候選人發揮不出戰力,防疫的功勞或過錯,影響遠不及廁所上偷窺的廣告與鹹豬手的觀感。(資料照/姚志平攝)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計時,選情卻更加弔詭。民進黨「抗中保臺」、「蔡英文」兩張王牌未見往日成效,拉不開勝選氣勢。美國期中大選共和黨奪下衆議院,但挺川普的戰將卻紛紛落選,民主黨完全執政兩年何以至此?經濟與通膨是重要因素。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的領導更加穩固,但話語權與主導權卻未必因此更大,封控的民怨、美國的圍堵,美中未來十年「全面對抗」基本態勢已定,可見問題重重。全世界的領導人都正面臨一個大問題:「我的影響力怎麼不見了?」

美國女童軍前首席執行官海瑟班說過:「一個人無法改變整個組織,但文化和優秀的人才能辦得到。」2019年被評爲「世界50大管理思想家」、專研領導與發展,客戶包括蘋果、臉書、Google、微軟、推特等企業的懷斯曼集團執行長莉茲.懷斯曼寫了《影響力習慣:5種心態×15個習慣,從邊緣人變成最有價值的關鍵人物》一書,說明要打造高影響力團隊,靠的是明確化需要做的事、重新定義領導、堅持到底、建立回饋並調整,如此纔可以組出冠軍隊伍。

有能力,不代表能發揮影響力。作者從520名經理人和25位影響力成員的訪談中,歸納出從A晉升A+的工作心態和習慣。他說當運動比賽進行到關鍵時刻,教練派上場的不一定是最強的球員,而是可以扭轉局勢的成員。在社會或職場上遇到棘手任務或面臨轉型,擔當重任的也都是影響力成員。能力相當的兩個人,發揮的影響力可能截然不同,能委以重任的頭號人選,能力與資源不斷增長,影響力於是更加擴大,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觀諸進行中的競選,似乎也是如此。被層峰領導人指派的縣市長候選人發揮不出戰力,不選的韓國瑜聲量還是很大。防疫的功勞或過錯,影響遠不及廁所上偷窺的廣告與鹹豬手的觀感。影響力究竟具備哪些特質?怎麼會變成這樣?作者指出,可以站出來領導,也可以退居原位,在沒人負責的灰色地帶能挺身領導,去贏得具影響力的決策。有影響力的人不僅自己是明星,也能創造出明星。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還能不吝於把領導權轉移給下一個有能力貢獻的成員,啓動正向的迴圈,贏得長久的勝利。

在麪包製作的科學中,酸面種是一種生長劑且會大量生長。每個酸麪包師傅都有過早上走進廚房時,發現他們的酸面種長得滿出容器,蔓生到整個桌面。麪包師傅會定期拋棄一部分酸面種,因爲他們不需要那麼多。不用怕頂尖貢獻者因成長而離開,他們也許需要更大的競技場施展,但他們留下的影響力仍會在你的組織團隊繼續起作用。當影響力成員離開後,他們不會留下一個洞;他們會留下更多人才,更多的酸面種。

可惜的是,臺灣目前的政治社會環境缺乏酸面種,又不培養影響力環境。只聞到處處的酸!(作者爲臺北市出版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