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碳費落差大 減碳成效不樂觀(李晴果)
碳費費率出爐後,環團認爲太低、減碳誘因不足。(陳君瑋攝)
碳費費率終於拍板定案,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若企業選擇最高標準的自主減量計劃,可適用優惠費率A方案50元,或B方案100元;碳費2025年5月底前試申報,2026年正式收費,實施時間應是配合歐盟2026年開始執行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碳費費率出爐後,環團與產業界都不滿,前者認爲太低、減碳誘因不足,後者則認爲太高,影響產業競爭力,甚至有人認爲會造成減碳資源較不足的部分傳產「消失」,如果企業活不下去,那有沒有減碳也就沒有意義了。現階段來看,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若是以長期來考量,則目前的起徵點並沒有那麼重要,重點是不到6年後的2030年,臺灣的碳費終究是要走到國際水準。目前歐盟碳交易市場價大約是1噸70歐元(約合新臺幣2500元),這和臺灣的費率存在着相當大的落差。
此外,根據環境部之前委託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團隊碳定價研究的建議,碳費起徵價不宜低於新臺幣300元,並且要逐漸提升到2030年約3000元。尤其臺灣目前碳費徵收的對象僅涵蓋全國50%的排放量,想透過碳費達到明顯的減碳成效,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經濟部表示,碳費應考慮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過,徵收碳費的目的之一是把碳成本留在國內,畢竟臺灣以出口爲導向,而歐盟是主要的出口市場之一,如果碳費課徵不足,到了出口地,還是要另外再購買CBAM憑證,那等於是將徵收的費用落入他人之手,這樣的碳費機制就不符合當初設計時要與國際接軌的目標。
其實,碳費高低就有如「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之別,出來混總要還的,現在少繳較無感,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2026年臺灣產業被迫補交大額CBAM時,心痛的就不只是企業了,還有流失大量碳費收入的政府和人民。經濟部與其打着幫企業爭取低碳費旗號的馬後炮,不如趕快幫助企業增強減碳作爲。
好消息是,根據環境部的說法,國內的「碳費」屬於歐盟CBAM定義的有效碳價形式之一,確定可予以抵扣。只不過,業界該如何接軌CBAM,業界還是霧煞煞;此外,臺灣「自願減量專案」抵減碳費的減量額度(也就是所謂的「碳權」),並未得到CBAM機制承認,因此即使臺灣企業可以用自願性減量額度抵部分碳費,但因未獲歐盟承認,所以有可能買了碳權而不被認可,出口到歐洲恐怕須購買超過預期的CBAM,形同被剝兩層皮。
隨着碳費開徵,企業爲節省成本,可能會輕信一些掮客引進所謂經國際知名驗證機構Verra驗證的碳權,其中是否涉及詐騙,不但企業須提高警覺,政府部門也有責任爲企業妥爲把關。
實施碳費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爲減碳,民進黨政府本預計在2025年減量10%,根據環境部2024年版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至2022年僅減量約1%,進度遠遠落後,環境部長彭啓明已坦承2025年的減量目標不可能做到,所以又提出了一個2032年要減量40%的目標。然而,時間往後挪移就能做得到嗎?只怕這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減碳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的自欺欺人之舉!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