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文革的工具性價值(黃清龍)

(圖/新華社

中共百年黨慶剛剛過去,在一片頌揚偉大復興的樂音聲中,若說有任何令人百思不解的雜音,或許就是此刻的中共爲何「向左轉」?特別是爲何要美化文革

關於中共左轉的辯證關係,6日本報周天瑋專欄〈前進後退 轉左靠右〉已有精闢分析,在此不贅。但針對文革的定性,早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指文革爲「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內亂」,就已經全盤加以否定。到中共建黨80年出版的2001年版黨史中,都還維持這樣的基調,但此次配合百年建黨的2021年新版黨史,則不再稱文革爲內亂或浩劫,而說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過程」。

相隔20年的評價翻轉,顯然和習近平對文革的認知有關,也是有跡可循的。2013年1月5日他在中共中央黨校講話,提出兩個不能否定說,即「不能以後30年否定前30年,也不能以前30年否定後30年」,就表明他對包括十年文革在內前30年的歷史,是有他自己的看法,而且肯定多於否定。

核心肯定或至少不否定文革,還牽涉到對毛澤東的評價問題。2001年版黨史直指毛澤東要爲這場內亂「負主要的責任」,到了2021年則稱毛髮動文革,是在「爲消除黨和政府中的腐敗和特權官僚主義現象,進行不斷探索和不懈鬥爭。」

十年文革正是習近平青少年成長階段,當時舉國崇拜毛澤東,出現極左理想主義狂潮,肯定深刻影響了他。但除了青春期的回憶之外,近來中國自由派學界還有另一種探索角度,他們從文革對中國社會結構的徹底顛覆,此後反有利於中共統治的觀點,來理解當局重新評價文革,其實是一種工具理性,而不僅是感性精神返祖。

這是因爲文革對中國社會最大的影響,就是把一切鄉紳階級宗親脈絡乃至宗教信仰徹底消滅。那些原本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無論哪個皇帝在位,底層社會存在的「超穩定結構」,所謂「天高皇帝遠」、「帝力於我何有哉」, 正此之謂。但是文革把這一切給徹底掏空掉,讓黨的組織可以真正貫徹到最底層,包括家庭乃至個人靈魂深處,此後國家機器纔可以由上而下暢行無阻地去灌輸運作

這樣的徹底改造,是幾千年中國歷史所沒有過的,儘管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從事後來看卻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的必要過程。

就以改革開放爲例,以往的說法都說因爲文革的慘痛教訓鄧小平撥亂反正搞改革開放,才奠定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但從工具性角度看文革,以上的理解卻是錯誤的,並不是因爲文革失敗,纔有改革開放的成功;恰恰相反,如果沒有文革這樣有效率地「革」了幾千年中國社會制度的「命」,爲舉國體制掃除一切障礙,就不可能有日後改革開放的成功。換言之,文革變成是改革開放的正向因素,而非負面反省後的結果

某種程度上這當然是唯物論思維,但以抗疫爲例,放眼全球無論採行何種政體,莫不舉步維艱、左支右絀,只有大陸因爲有「文革」的基礎,舉國體制一聲令下,讓14億人做到貫徹防疫。就此而論,重新評價文革,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作者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