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歐認知的巨大差異(劉必榮)
中歐。(圖:Shutterstock)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4月1日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及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視訊峰會。會議中談了俄烏戰爭、臺海緊張、中國大陸對立陶宛的貿易施壓及新疆情勢等相當多的議題。其中俄烏戰爭是重中之重,但峰會卻未達成任何具體協議,亦未發佈聯合聲明。歐盟還是無法從中國口中取得支持制裁或至少不干涉制裁的承諾。
雖然北京希望在俄烏戰爭中力保平衡,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就表示,「中俄之間合作沒有禁區,但也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就是《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但這個平衡的立場卻未能讓西方滿意,西方要的是更具體的承諾,但沒有成功。
期待的落差,折射出中歐雙方對國際情勢看法的巨大差異。
歐洲覺得中國完全無法體會俄烏戰爭對歐洲造成的巨大震撼。這從德國願意放棄和平形象,在國防政策上180度轉變,決定增加1000億歐元國防預算,就可清楚看出。歐洲也感受到戰爭的風險,包括可能因爲戰術核武被使用而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糧食體系、金融體系、世界經濟秩序的崩壞。整個戰火把冷戰後的政經秩序打得碎了一地,而北京竟然只用烏克蘭問題或危機幾個字輕輕帶過。
中國也覺得歐洲不瞭解中國。就中國看來,北約圍堵俄羅斯,就像海權國家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國一樣,完全是舊思維,也完全不瞭解中俄兩國的安全需求。中國因此對俄國的處境感同身受。
因爲彼此對國際情勢認知有這麼大的落差,所以在中歐峰會上雙方講話形同兩條沒有交會的平行線。習近平的講話延續了過去打造一個「多極」國際體系的思維,表示「希望歐洲形成獨立自主的對華認知,奉行自主對華政策,同中方一道,推動中歐關係的行穩致遠,爲動盪世局提供一些穩定因素。」
就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把歐洲從美國的陣營中分離出來,這是「上兵伐謀」的戰略。過去中國之搶在拜登上臺前,和歐盟達成「中歐投資協定」,就是這個戰略思維的產物。後來「中歐投資協定」雖因歐盟制裁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的政策,及中國製裁歐盟議員而擱淺,但中國基本上仍將其定調爲歐洲是被美國牽着走,才導致中歐關係的停滯。因此希望歐洲能走自己的路,和中國一起成爲穩定世局的力量。
這種訴求在俄烏戰爭發生前也許有吸引力。因爲法國總統馬克宏一直高舉的就是歐洲要有自己的戰略自主。雖然這種自主是兩刃刀:歐洲不一定跟着美國走,但也不必跟着中國走,可是能讓歐美不必事事同調,中國就成功了。俄烏戰爭卻改變了一切。戰爭在歐洲造成的震撼,讓美國順勢整合了美歐的立場,連德國立場都變了。這時習近平再鼓吹歐洲走自己的路,就顯得時空錯置了。
所以纔有一些學者表示,俄烏戰爭讓歐盟與中國的關係變得無法操作。歐中峰會的結果之所以空洞,也完全可以預期。
中歐雙方會如何拉近彼此對國際情勢認知的差距,又會如何調整戰略,在俄烏戰爭後重建關係,也成爲我們關注的重點。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