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退休金計劃成員應考慮調高退休儲蓄 更積極管理退休儲蓄賬戶

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18日,施羅德發文表示,退休金計劃成員應考慮調高退休儲蓄,並更積極管理退休儲蓄賬戶。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應更加着重累積財富,並在開始工作的初期準備承擔較高風險,以平衡投資風險與回報。

施羅德指出,隨着醫療保健和醫療技術進步,預料香港平均壽命將會繼續上升。根據2023年的數據,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爲82.5歲,女性爲87.9歲,居世界之冠。然而,潛在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應付長達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退休生活開支。

在全球各地,在有生之年耗盡積蓄的風險,即所謂的長壽風險,已變得非常真實。根據該機構的2024 年香港退休調查,未退休港人中最關注的五大退休議題之一。受訪港人預期平均只有15年的退休生活,但實際上平均退休生活長達22年,因此如果不提前計劃,他們更有可能花光退休資產。

在後疫情時代,使港人擔憂的另一個退休議題是高於預期的醫療費用。儘管在2021/22財政年度,香港人均醫療衛生開支總額達32,804港元,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 (GDP) 8.5%,醫療開支水平位居亞洲前列,但港人仍需每次支付135港元至超過2000港元不等的公立或私家專科門診收費。香港和全球長者人口增加導致醫療支出上升,這是在計劃退休時所需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

施羅德指出,面對退休生活的憂慮,未退休人士所需的退休資金儲備與退休後開支之間,平均存在 240 萬港元的差距,這顯示尚未退休的港人可能更需要在退休前爲財務規劃做好充分準備。

僅有一半 (53%) 的未退休受訪港人表示,有信心在他們預期的退休年齡(中位數爲 62 歲)時,達到理想的財務儲備水平。

爲了拉近差距,退休金計劃成員應考慮調高退休儲蓄,並更積極管理退休儲蓄賬戶。剛踏入職場的年青人應更加着重累積財富,並在開始工作的初期準備承擔較高風險,以平衡投資風險與回報。

當退休金計劃成員接近55歲 (退休年齡)時,他們應考慮將其投資組合調整,以着重於獲取更穩定的回報和收入。相比之下,退休人士更應以獲取穩定收入及一定的增長回報作優先考慮,以思量應付未來的生活開支和醫療費用,同時考慮未來通脹因素。

預設投資策略可以幫助未退休人士啓動他們的退休計劃。隨着退休金或香港強積金計劃成員接近退休年齡,該投資策略會自動降低投資風險。然而,退休金計劃成員仍需預計他們在退休期間的現金流量需求及支出,以及資產未來價值 (future value),爲自己設計一個定製的退休資產配置計劃,並儘量避免長壽風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