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清淤量達歷年平均2倍 庫容衝淤平衡可望提前達陣

▲石門水庫陸挖作業。(圖/北水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由於今年下半年久旱未雨,颱風又過門不入,石門水庫水情越發吃緊。經濟部水利北區水資源局,利用水位加強清淤力道,多管齊下清除260萬立方公尺水庫土砂,清淤量達歷年平均清淤量2倍以上。北水局表示,持續改善水庫淤積問題,並在清淤技術尋求精進及降低成本工法,落實水庫減淤目標

北水局14日指出,截至2019年底止石門水庫容測量顯示,水庫累計淤積量爲1.06億立方公尺,約佔設計庫容3.09億立方公尺的3分之1。針對水庫淤積問題已有整體改善對策,除採跨單位進行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減少泥沙產出外,就水庫蓄水範圍清淤則採取陸挖、抽泥水力排砂等工法加強辦理

▲石門水庫抽泥作業。(圖/北水局提供)

北水局指出,早年水庫清淤受限工法、監控技術及龐大經費因素,每年清淤量僅約80~100萬立方公尺,對每年平均342萬立方公尺入流泥砂量而言,水庫呈現持續淤積狀況。但在2006年「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公佈實施後,陸續完成電廠壓力鋼管改造爲排砂隧道及永久河道水路改善等措施,使水庫增加每年117萬立方公尺水力排砂防淤能力,加上特別預算經費挹注,水庫抽泥及陸挖清淤量各約有40萬立方公尺。

北水局表示,經2019年檢討水力排砂防淤僅能於臺洪期間作業,如利用水庫抽泥放淤至後池再進行臺洪期間衝淤將可有效提升水庫減淤成效,此於2020年10月10日水庫抽泥量達193萬立方公尺得以驗證,更使水庫年清淤量達260萬立方公尺,超過歷年執行量的2倍以上。

經典商品默默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