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優勢思維?它讓你專注發揮天賦 有意識切換思考模式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這幾年因爲經營職涯服務平臺,透過Podcast、實體工作坊、線上課程、一對一諮詢,陪伴了許多人度過職場低潮期,找到職涯下一步,我發現到,他們最核心的焦慮,其實都來自於「我只能這樣了嗎?」

不想受限於現在、想要看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是追求進步的人,內心最渴望的。但是礙於組織的規範、主管的管理風格、現有職位的限制,有好多想做的事無法施展,甚至無法扮演真正的自己。當真正的自己被埋沒,深沉的無力感常在睡前襲來,對自己靈魂拷問:「現在的我到底在忙什麼?忙的意義在哪裡?我的未來又在哪裡?」

除了環境限制之外,在充滿雜音的這個年代,透過網路、社羣媒體,每一秒我們都在接收產業趨勢、朋友動態……哪個新的技術還沒學到,會不會被淘汰?朋友比我年紀還小,怎麼已經升職了?大家都在斜槓、做自媒體,那我呢?我是不是也要開始做點什麼比較好?

在這麼多的成功樣貌中,哪個纔是我該追尋的目標?好想做點什麼,但又不確定該做什麼。

如果你偶爾也有這樣的煩惱,我想告訴你,你不孤單。這種時候,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靜下心來好好的梳理自己,找到自己做得比別人好的地方(優勢),以及在哪裡最能發揮(定位)。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你可能只是還沒找到,或是還沒把它磨亮而已。

優勢思維帶給我的改變

「我想選擇和別人不同的路,可以嗎?」書的開頭,想和你分享一小段我的故事。

從小,我就是個興趣廣泛的孩子,學過芭蕾、珠算、鋼琴、直排輪……除了鋼琴因爲父母的堅持,而持續學了六、七年之外,其他都撐不過一個學期。工作之後,我平均一年換一份工作,而且職能橫跨行銷、業務、PM……連產業都換了不少。一路上常被說「沒定性」、「三分鐘熱度」、「小心將來沒有公司敢用你」……

我的爸爸是公務員,媽媽在一間企業服務超過20年直到退休,在這樣注重專業與穩定的家庭長大,三分鐘熱度,而且沒定性的我,顯得有點令人擔心。

事實是,對我來說,「體驗」是我人生中很重視的價值觀。

這些事情如果我沒親身做過,我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擅不擅長?

那如果「體驗」與「重視多樣性」是我的天性,我該和父母、師長建議的一樣,去追尋一條直直的、看得到終點的職涯嗎?

當時的我,覺得不行,所以在學生時代做了很多不同的打工:音樂教室櫃檯、協會的行政助理、暑假到美國大峽谷餐廳當host、舞蹈表演、舞蹈教學等。比起唸書,我更喜歡打工;比起行政工作,我更喜歡錶演;比起定在一個位置上做事,我更喜歡跑來跑去。

這一路的實際體驗(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滿像做實驗的),讓我開始建立起自己對事物的喜好標準,更清楚哪些事情我做起來是有動力的、有優勢的,往這個方向靠近,我感覺生活是更充滿活力且正向的,我喜歡這種感覺:讓我感覺活着,且充滿力量。

以結果來說,現今我開啓了自己的事業,和信任的團隊一起努力,是職涯服務平臺的創辦人,同時擁有職涯教練、講師、街舞老師、表演者等不同身分,在不同的角色中,交疊累積我的專業,組合成獨一無二的我,也因此擁有了多元成就的職涯。儘管我沒有照原本父母期待中的穩定發展,但不管是內在的成就感,或是外在財務的安全感,都讓我感到滿足、充滿動力,且父母也不用爲我擔心。

回顧自己的職涯選擇,也許在當時,我並不明白爲什麼做了這樣的選擇,但透過後來的整理,我發現幫助自己選擇的最大關鍵,就是「選擇自己最有優勢的選項」。這是「優勢思維」誕生的前傳,而我正是優勢思維的實踐者。優勢思維帶我找到一個屬於我的理想狀態,並且持續引領我往更理想的自己邁進。因此我希望這套方法也能協助你往你自己的理想未來前進。

記住!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理想未來。在無限可能的世界裡,和別人一樣就太無聊了,讓我們一起找到自己最特別的優勢和理想生活吧!更多多元的故事案例,會再後續慢慢與你分享。

努力彌補短處,還是全力發揮優勢?

不會爬樹的魚,真的很笨嗎?當然不是。但如果一隻魚終其一生都在練習爬樹,他到生命結束前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自我懷疑。

我想說的是,如果現在的你有點懷才不遇、覺得可以成就更多,但總有點使不上力、進步緩慢、失去動力……你也許不是不夠努力,而是被擺在了不對的位置上。

每個人都一定遇過迷惘或低潮,它有時候出現在剛畢業,不知道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有時候出現在日復一日的工作倦怠;有時也會出現在好不容易達成目標後,因爲找不到下一個目標的失落。

但是,爲什麼有些人的低潮迷惘比較久?有些人卻可以更快的走出低谷,邁向下一個高峰?

關鍵在我們是否能掌握自己的優勢,往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前進。

能夠掌握自己優勢的人,可以更快速的校正內在羅盤、辨識適合自己的機會、確立方向、有效努力,自然更有機會實現自己,達成理想目標!

「彌補短處並沒有錯,但發揮與生俱來的天賦,更有機會帶我們迎向成功。」

回想學生時代,幾乎是哪個科目不好就補哪科,常常被提醒要多花點時間把弱項補起來,這樣我們才能成爲一個全才。但我們真的可能成爲一個全才嗎?以及,我們真的有需要成爲全才嗎?

高中我讀的是北一女中,可想而知,這裡聚集了全臺北最會考試的女孩們。還記得那時候的我,明明唸的是文組,但是歷史、地理總是奇差無比,即使前一天抱着課本唸到睡着,隔天考試成績往往以不及格收尾。老實說,高一的我過得灰心喪志,總覺得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爲什麼成果都比不上其他同學,充滿了各種懷疑自己的念頭。

好險,北一女除了很在意學科,也很注重五育均衡,所以課外活動也沒在少的。每個學期都有重點班際比賽,還規定人人都要參加,從啦啦隊比賽、合唱比賽、朗讀比賽、排球比賽……甚至到高三也沒有要放過大家,準備考大學之外,體育課還要自編舞蹈表演呈現、運動會進場表演……不一而足。雖然我的課業表現在班上不是很亮眼,但每到課外活動,我都感覺自己充滿活力,十分樂在練習。高三時期的自編舞蹈和運動會進場表演,我都是負責編舞和統籌活動的人,而那時候我其實還沒有學過跳舞。

現在,我除了正職經營職涯服務平臺之外,也是一位街舞老師。很開心高中時,因爲這些課外活動,讓我從中發現了「跳舞」這件我「有興趣」且「做得還不錯」的事情。上大學之後,花時間鍛鍊竟也發展成我的專業能力之一了。

每個人每天有的時間都一樣多,一天都是24小時,我們可以選擇將時間花在補強弱點,也可以選擇將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磨得更鋒利。彌補弱勢的結果,常常讓我們浪費更多時間、進步緩慢、心生挫折;相反的,發揮優勢往往讓我們進入心流、進步飛快且充滿自信。

如果我們選擇把有限的時間,投資在自己有優勢且有興趣的地方,自然的,我們渴望達成的目標,將更有機會實現。這,就是優勢思維想要帶給你的具體感受和正向改變。

所以,優勢思維是什麼呢?「優勢思維」是一種專注發揮天賦,並有意識地切換使用在各領域的思考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樣貌,當我們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傾向、偏好,也就更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優勢。因此我總是相信,「瞭解自己」是做任何重要決定前的第一步,而優勢思維想要做到的是「幫助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並用你的天賦打造優勢,突破現況、自我實現」。

倦怠、缺氧時,是瞭解自己的好時機!

講到真實的自己,有些人可能會說:職場上怎麼可能做自己?有這麼多利益關係、利害關係人要顧,職場上的我和真實的我,不可能一致吧!

但是,這個迷思往往就是造成大家在職場上感到痛苦的主因。

我看過太多人感到被困住、挫折、憂鬱,甚至懷疑自己,都是因爲沒有辦法做「真實的自己」。有時候是希望能夠符合社會的框架、滿足別人的期待…… 所以隨波逐流,覺得別人認爲的成功,就是自己也想要的成功,而裝扮成一個不是自己的人。有時候是擔心失敗、對自己不夠有自信、怕不被羣體接受、怕被拒絕等,所以不敢發言、無法勇敢做出改變。久而久之,習慣了這個挫敗感後,我們就無法對工作或生活燃起動力了。這是很可惜的。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是一個注重工作意義感的人,對於純粹追逐金錢利益感到厭煩,但是現在的公司凡事都以利潤爲優先考量,甚至會牴觸自己在乎的意義感(可能是環保、人權、社會責任、自我實現……),那我一定會每天都感到很痛苦。最麻煩的是,周遭的親友都覺得自己的工作薪水高又穩定,讓我覺得離開這裡一定是瘋了吧!這時候,我的內在價值觀其實不斷在打架,就像被逼着要去爬樹的魚,在努力的過程中,可能數度感到無法呼吸。

所以,如果我們在做工作選擇時,只考慮到「工作能力符合」或是「薪資福利符合」這些外在條件,忽略了內在特質與需求,每天上班就會像是要戴上面具、去扮演一位不是自己的角色,也許一兩個月還可以,但時間一長,每天都像是在演戲,是會讓自己疲乏,甚至崩潰的。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感受,我想跟你說,你絕對不孤單。有太多太多人都面臨過這樣的狀況,我也曾經是。同時,我還要跟你說個好消息!就是「當我們面臨這種『缺氧』的環境時,其實就是了解自己的最好時刻!」透過解析現在的狀況,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價值觀、真正喜歡的事、真正有優勢的賽道。

在我做過的不同工作當中,有的同事很好相處,但工作本身無聊到讓我懷疑自己的價值;有的工作很有挑戰性,但主管的管理風格讓我無法適應;有的薪水不錯,但企業文化過於僵化……你也一定有你的兩難,你的取捨。不管現在的選擇如何,最重要的事情是讓自己擁有選擇權,這個「選擇權」裡面包含兩件事,一個是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的標準,另一個是讓自己想留下可以留下,想離開可以離開的底氣。那要如何讓自己擁有選擇權呢?你需要掌握自己的優勢。

唯有掌握自己的優勢,能讓你更有自信地做出你想要的選擇。

※本文節錄自《優勢思維:最強自我分析!開啓人生與工作的更多可能性》一書,時報出版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