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蔡政府演戲給誰看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6月之後無法出的大陸團先儘量以並團處理,中間和後續產生的損失,觀光署將會處理。(陳祐誠攝)

政府開放團客赴陸旅遊政策大轉彎,引發旅遊業不滿,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及交通部長王國材都喊「球在對岸手上」,可笑的是,這分明是供需錯置,明明是臺灣需要大陸的多,怎會自擡身價要對方屈就?

去年8月24日蔡政府確實踏出第一步,陸委會大陣仗和交通部、經濟部宣佈,恢復兩岸觀光旅遊及放寬陸客來臺商務交流,但釋出善意的同時卻綁定但書,例如生效時機是對岸開放陸客來臺。令人好奇的是,從去年8月至今半年過去,國臺辦說得明白,爲何我方有關部門聽不懂?如非是聽不懂,那這齣戲是演給誰看的?

回顧去年8月,當時國臺辦第一時間的迴應是,我方的「規畫」創下兩岸交流史上三個不光彩的紀錄:對臺灣民衆赴陸游限控前所未見、對旅遊業管制前所未有、對邀陸人赴臺商務交流限制前所未有;國臺辦直諷,我方對大陸人赴臺停留限制精確到以1天計,根本是「名放實擋」,荒謬絕倫。

因此交通部去年的規畫就變了調,陸委會的宣佈也如打水漂,兩岸船過水無痕。只不過去年年末交通部承諾旅遊業者今年3月開放組團赴陸,王國材還一副「有事包在我身上」的姿態,甚至稱陸委會要求2000人的限制不是問題,沒想到最終還是被打了臉。

由整起事件來看,蔡政府不像笨到讀不懂國臺辦的話,而是根本故意製造假象,選前讓外界覺得執政黨關注兩岸交流,藉此拉攏中間選票。但事實是,民進黨政府早料到北京不會迴應,但這對美國也有了交代,「我們做了,但北京不理。」所以團客赴陸旅遊髮夾彎,其實就是執政黨故意演出的一場滑稽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