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彈劾臺電難救缺電

2022年3月3日興達電廠大修測試,未依標準作業程序撤卡,投入隔離開關,發生閃絡接地故障,造成電力系統分裂,影響549萬餘戶。(本報資料照片)

進入盛夏,氣溫飆升,民衆和企業想起2021年513和517以及2022年303這3次大停電,擔心缺電惡夢再現。好巧!監察院5日公佈針對大停電一共彈劾了8名臺電員工,相關人員都將送懲戒法院審理。

另一方面,2024總統大選檯面上的3位參選人都先後提出了重啓或延役核電的政見;特別是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更是完整提出在一定條件下,延役核一、核二和核三,甚至重啓核四的政策主張。

連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都甘冒違逆民進黨反核神主牌、及蔡英文「2025非核家園」之大不韙,公開表示,相關單位正在規畫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的可能」,顯示缺電危機已成爲賴清德的壓力。

即使他用了「緊急使用」這種字眼,想要給外界一種「非到不得已,不會使用核電」的印象,而事後蔡英文也強調「2025非核家園政策不變」,然而,大家都看得出來,蔡政府千瘡百孔的能源和電力配比政策,已到了必須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在賴清德釋出核電鬆綁的訊息後,幾乎完全聽命執政黨的監察院,針對近年3次重大停電事故對臺電提出彈劾,則頗有轉移焦點及打預防針的效果。監察院做此處分,意思是,之所以會發生停電,都是一些技術性的問題,而且都是臺電人員的錯;絕對不是缺電,更與層峰電力能源決策無關。過去如此,未來想必也是這樣。

然而,在綠電發展嚴重落後、跟不上需求的情況下,停電、斷電和跳電的隱憂仍將如影隨形。如果蔡政府不改變電力政策,監察院再怎麼彈劾臺電也救不了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