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評-新北投車站要回家

火車已經到車站,阮的心頭漸漸重,看人歡喜來接親人,阮是傷心來相送…。」臺語歌《車站》深刻描繪車站對當地民衆意義流浪到彰化的新北投車站,究竟能否回家,依舊沒定論,就像歌詞最後一句唱的,北投人「只有期待夜夜夢。」

九十七歲的新北投車站,民國七十七年市府捷運新北投站興建爲由,原本要拆除火車站,當時市長吳伯雄象徵性一元賣給臺北民俗村創辦人金山,除原磚原木搬到彰化外,民俗村還花一千多萬重建新北投車站。

當初市府把新北投車站賣給臺灣民俗村,讓車站免受被拆除的命運,如今卻被要求返還車站,想靠「古蹟」復甦票房的臺灣民俗村,當然說什麼都不肯,民俗村於法有據,若想留住新北投車站,市府及北投人也無能爲力。

只不過,曾在彰化風華再現的新北投車站,如今卻破損不堪,屋頂木頭嚴重腐蝕,許多窗戶消失,木頭散落一地,北投人看得椎心刺痛,即使彰化縣反對新北投車站搬遷,卻沒做好維護工作任憑它日漸殘破,硬留住車站實在無法令人信服。

新北投車站陪伴老北投人度過七十幾年寒暑,見證過它的興衰,無數北投人在車站離別、重逢,甚至是啓程或回家,承載許多人的回憶,它珍貴並非它實際價值,而是它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新北投車站的深層意義,絕非彰化人所能體會的。異鄉遊子總有回家的一天,流浪數十年,新北投車站是該「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