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查驗18萬件日本食品都合格 微量輻射以「茶類」最多

日本福島食品將輸入臺灣。圖爲福島縣郡山市福島農業技術中心,取樣當地飼養的牛肉,檢測銫濃度。(路透)

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島核災,10年多來包括自福島、茨城、櫪木、羣馬、千葉等5縣食品禁止輸入臺灣,但其他地區食品輸入臺灣皆有持續查驗,根據衛福部食藥署今公佈最新統計,自2011年3月以來,共有236個樣本被檢驗出含微量輻射,其中「茶類產品」檢出數量最多,但未超出我國及日本標準。

除了福島等5縣市,食藥署針對日本其他地區生產的生鮮冷藏蔬果、冷凍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冷凍水產品、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或飲水、海草類、茶類,皆實施逐批查驗,以加馬能譜分析碘-131、銫-134、銫-137人工核種。

111年2月7日日本輸入食品輻射檢測結果。(食藥署官網)

根據食藥署官網公佈日本進口食品監測最新數據,截自今(7)日已累計檢驗18萬1948件日本進口食品,其中236個樣本被檢驗出含微量輻射,其中以「茶類」佔148件最多,「水產品」以39件居次,主要集中於2014年之前,近兩年來兩類產品已無驗出微量輻射。

食藥署依105年「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作爲核判標準,其中「銫-134與銫-137總和限量」爲:飲料及包裝水10貝克/公斤、嬰兒食品及乳品50貝克/公斤、其他食品100貝克/公斤。「碘-131限量」爲:嬰兒食品及乳品55貝克/公斤、飲料及包裝水及茶葉100貝克/公斤、其他食品100貝克/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