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院士:中國造就最大留學潮,造福中國,推動世界發展

5月26日消息,2023年中關村論壇全體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發表主題演講。

施一公表示,當下人們面對龐大而嚴密的知識體系,怎麼樣保持創新是一個大問題。他談到,如果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繼續向前發展,我們不得不也必須進行跨國界、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

施一公談到, 2022年11月15號聯合國正式宣佈迎來“80億人口日”。從能源短缺、氣候變化,從疾病到糧食安全、生物安全等等,面對這些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去解決這些挑戰,唯一的出路就是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共同體共同應對這樣一個挑戰。

施一公指出,中國過去幾十年,尤其是過去十多年快速地崛起,正在走向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央。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的排名第11位,是第二團隊。中國有很大的潛力,與此同時我們經濟發展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去年達到121萬億人民幣。中國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的國際科技合作是相輔相成的,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會造福人類推動世界發展,讓人類命運共同體變得更加美好。

施一公談到,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構成我們世界主題最根本的基石,頂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只有進行更充分交流才能變得更好,給世界帶來更好的科學和技術。    他表示,舊金山灣區非美國出生的人口比例,在硅谷、洛杉磯達到39%和34%,2021年亞裔居民人口比例在硅谷、加利福尼亞佔到37%,正是因爲硅谷、舊金山、灣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族裔、各文化背景的頂尖人才,才讓這個地區成了科學技術的集聚地。

施一公談到,得益於過去45年的改革開放,截止到2019年年底,中國已經有將近650萬人走出國門學習學位,大約450萬人學成回國。中國跨國留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留學潮和運動,不僅造福了中國,也推動世界各國發展。因爲改革開放,因爲留學,中國的科技人才儲備極大地豐富。

正因如此,中國政府奉行敞開懷抱,讓人才自由流動,可以走出去,可以引進來,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我們都敞開懷抱可以進入大學科研院所,發揮其所長,造福全世界,開放的人才政策和寬鬆的學術環境特別重要。(湯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