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山丹古長城

初秋,雨後的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遠處的祁連山雲霧繚繞。出縣城向東,行至二十里鋪,便可看到明長城一路蜿蜒東去,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山丹縣位於河西走廊中段,素有“走廊蜂腰”“甘涼咽喉”之稱,是張掖市的東大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漢明長城在此比肩而行,成爲一道獨特風景。

在新河村長城驛,從長城博物館露臺上俯瞰,G30高速公路上往來車輛川流不息,與佇立的烽燧相映成趣,成片的向日葵、茴香田、西瓜田共同描繪出和諧的田園畫卷。

“漢長城在北,依託山險,以壕塹爲主;明長城在南,由黃土版築而成。兩座長城同向而行,彼此間距離從10米到80米不等。”山丹縣漢明長城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白玉章說,漢明長城並行延伸的情景,在萬里長城沿線並不多見。

山丹境內的漢明長城,總長365公里,其中漢長城94公里、明長城271公里,被國內外長城專家譽爲“露天長城博物館”,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黃土版築長城,也是我國境內唯一“漢明長城並行存在”的古遺址。

在老軍鄉峽口村,雨後的空氣潮溼而慵懶,50歲的峽口村村民劉禎賢除了養羊,還有個特殊身份——長城文保員。之前他的巡查範圍是從峽口驛一號敵臺到墩墩窪烽火臺段,來回需要五六個小時,今年調整爲從峽口驛一號敵臺到五號敵臺段,兩小時就能巡查完。

佇立在村莊周邊的漢明長城,是峽口村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在長城腳下長大的劉禎賢記得,明長城被老人們稱作“邊牆”。“邊牆”是他們兒時最好的遊戲場所,順着“邊牆”挖躲在牆體裡的蜜蜂,偶爾還能掏到鳥窩,“邊牆”上還會開出各式各樣的野花……

長城文保員的主要工作是巡查長城牆體有沒有因自然災害破壞、損毀,和劉禎賢同爲文保員的趙全民,是山丹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峽口驛遊客接待中心管理人員,平時還要巡查長城步道、圍欄情況,及時制止攀爬城牆拍照的遊客。

劉禎賢和趙全民有個共同的願望,把長城保護好,讓子孫後代能親眼看到祖先們留下的珍貴文物。

文保員巡查只是山丹縣長城保護的一個片段。

“山丹干旱、風沙大、降水量少,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0倍,乾旱、風蝕、融凍等自然因素是長城病害加劇的主要原因。加之夯土長城本身就很脆弱,長此以往長城牆體基礎將會失穩甚至坍塌。”白玉章說。

白玉章介紹,他們對縣域內長城進行了調查評估,重點對保存狀況較差,基礎掏蝕、風化酥鹼、基礎失穩、裂隙發育等病害嚴重牆體採取臨時支護、加固修繕、架設防護圍欄等措施,逐年逐點進行搶救性和預防性保護。他們還對長城進行數字化“體檢”,爲長城保護建立數字檔案,以便長城的基礎信息、專題要素、病害檢測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此外,長城保護和生態保護齊頭並進,是山丹漢明長城保護的另一有力措施。

10年前,爲了防沙固林,峽口村委會組織村民在村東頭的上灘栽植杏樹、檸條、沙棘等植物。如今,在峽口村頭,一片綠意蔥蘢的樹林向遠處蔓延。這片1.16萬畝的林子與漢明長城並行延伸,已然成爲保護長城的綠色屏障。

2006年返鄉創業的峽口村原黨支部書記方偉,2014年起擔任長城文保員後,便在漢明長城兩邊的保護區外栽植榆樹、杏樹作爲防風林,想通過改善生態環境更好地保護長城。

戈壁灘缺水,種樹不好活,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並沒有放棄努力。2017年,前來徒步的一羣大學生得知方偉種植杏林的計劃,連續3年加入方偉種樹的隊伍中。

揮鍬挖坑、扶樹正苗、澆水定根……夢想着將沙漠變成綠洲的不止方偉和那羣大學生,每年植樹節前後,老軍鄉都會組織黨員植樹。山丹縣老軍鄉綜合執法隊副隊長鄒喜說:“去年種植的3000餘株樹木,成活率達到了90%。10年間,硤口村林木綠化率從不足5%提高到59%。”

櫛風沐雨,漢明長城屹立在茫茫戈壁,雄偉而壯觀,遠處的樹林愈加蔥蘢。正如方偉所言,風沙站住了腳,長城也就扎穩了根。 (作者:趙 梅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