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克沙奇B5致死 8天女嬰腸病毒重症亡

如何預防腸病毒

疾管署昨日公佈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爲北部新生女嬰,出生3天后出現症狀,第8天死亡,經檢驗確診感染克沙奇B5型腸病毒,爲臺灣歷年首例因克沙奇B5型腸病毒最小死亡病例。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這名女嬰於5月22日出生,5月25日出現間接性呼吸急促、活動力及食慾下降等症狀,隔天因出現數次發紺且活動力不佳,由家屬送往醫院並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5月29日經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B5型腸病毒,5月30日因腸病毒感染合併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截至目前同住家人僅一名2歲幼童有感冒症狀,其他接觸者均無出現疑似症狀。

女嬰未出現發燒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2003年迄今,國內共出現4例克沙奇B5型腸病毒病例,這名女嬰是首例死亡病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原因包括母親產前受到腸病毒感染,或是出生後受到無症狀接觸者感染,目前這名女嬰傾向爲出生後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女嬰並沒有出現腸病毒典型的發燒症狀,羅一鈞指出,顯示新生兒腸病毒症狀不一定會發燒,提醒新生兒父母注意,若小寶寶活動力及食慾明顯下降,就要特別注意。同時提醒成人,新生兒抵抗力弱,抱小寶寶之前,一定要洗手,最好也能戴上口罩。

準媽媽注意健康狀況

周志浩指出,今年至6月4日止,共有2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含這名死亡病例),感染病毒型別均爲克沙奇B5型。另2010至2014年同期累計病例數爲11、0、68、4、4例;同期累計死亡病例數均爲0例。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仍處於高峰期,主要流行病毒株仍爲克沙奇A型。周志浩呼籲,準媽媽們應注意自身及幼兒的健康狀況,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戴口罩等。

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幼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學齡前嬰幼兒爲重症的高危險羣,嬰幼兒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一定要落實勤洗手預防腸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