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易中鏢 別輕忽腸病毒克沙奇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公佈今年第7例腸病毒重症個案,是一名新北市2歲女童,感染克沙奇A5型病毒,也是今年首例非腸病毒71型導致的重症。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這名女童5月26日發燒、喉嚨有水泡,經診斷爲(泡)疹性咽峽炎,隔天出現抽搐、步態不穩等重症前兆,被當作疑似重症診治,後來順利在6月3日出院。

他說,經調查發現,女童沒有上幼兒園,且同住家人也沒有症狀,但潛伏期間曾跟家人到才藝教室短暫停留,不排除傳染源是沒有症狀的大人或公共場所接觸。

羅一鈞表示,克沙奇多導致輕症,但偶爾會有重症個案,且歷年克沙奇A5型腸病毒重症個案都沒有滿3歲。嬰幼兒爲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羣,家有嬰幼兒民衆,應注意自身及嬰幼兒的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腸病毒趁虛而入。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第24周(6月12日至6月18日)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2萬6886人次,較前一週略升(3.4%),但上升幅度趨緩,研判近期應到腸病毒高峰點。

目前社區流行病毒爲克沙奇A型,劉定萍說,仍有零星腸病毒71型個案,花蓮縣、桃園市、高雄市、臺東縣共檢出12例,以花蓮縣最多、桃園市次之。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感染後,部分患者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爲潛在傳染源,提醒民衆無論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都要落實良好個人衛生,保持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降低感染與傳播。

羅一鈞說,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要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病徵,儘速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10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