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中證A50ETF成立,超165億增量資金即將入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域 深圳報道作爲國內又一重磅寬基指數產品,首批中證A50ETF發行備受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3月7日,首批十家公募機構旗下的中證A50ETF全部成立,公募機構包括摩根資產管理、平安基金、大成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華寶基金、銀華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

根據合同生效公告,10只中證A50ETF成立規模合計超過165億元。其中,平安中證A50ETF、摩根中證A50ETF、華泰柏瑞中證A50ETF和大成中證A50ETF的首發規模爲20億元,銀華中證A50ETF首發規模接近募集上限20億元。

來自渠道的消息也顯示,首批中證A50ETF發行受市場各方關注,投資者認購熱情高漲。從產品公佈的前十大持有人來看,險資成爲中證A50ETF的大買家。

華泰柏瑞中證A50ETF的擬任基金經理李茜認爲,中證A50ETF涵蓋的各行業龍頭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成果。目前,在國內積極財政政策前置、全面進入補庫存週期、中美經濟週期錯位三因素共振下,核心資產的配置吸引力顯著。

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負責人錢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方面隨着2024年國內經濟週期見底企穩,A股大盤風格龍頭資產盈利優勢有望凸顯,且大盤類指數目前已經位於相對低位,龍頭白馬股的潛力將逐步釋放。另一方面,從近期“國家隊”的增持、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來看,市場信心正不斷增強,投資者可通過佈局A股核心資產把握2024年新一輪的盈利和估值雙提升機遇。

大量“活水”流入A股市場

首批中證A50ETF的首發正式落下帷幕。

2月19日,龍年首個交易日,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摩根資產管理、平安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大成基金、華寶基金、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旗下首批10只中證A50ETF集體開售,成爲市場的一大熱點。

根據發售公告,首批10只中證A50ETF的首發募集規模上限均爲20億元。

3月1日,華泰柏瑞基金也宣佈,旗下中證A50ETF累計有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超過20億份(摺合爲金額20億元),將採取全程比例確認的方式進行部分確認處理。

2月28日,摩根資產管理、平安基金雙雙發佈公告稱,旗下中證A50ETF當日提前結募,首發募集規模均已達到20億元上限並啓動比例配售。

2月29日,大成基金宣佈,大成中證A50ETF提前將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29日,並將採用“末日比例配售”的原則對2月29日認購申請予以部分確認。關於中證A50,大成基金表示,應當充分關注指數長期生命力與核心資產代表性。中證A50指數全面覆蓋新興與傳統行業龍頭公司,投資者有望充分共享龍頭經濟發展的果實。

3月1日,華泰柏瑞基金也宣佈,華泰柏瑞中證A50ETF累計有效認購總額超過20億元,觸發比例配售。

3月4日、5日,平安中證A50ETF和摩根中證A50ETF相繼成立。截至3月7日晚,首批中證A50ETF全部成立。

合同生效公告顯示,平安中證A50ETF、摩根中證A50ETF、華泰柏瑞中證A50ETF和大成中證A50ETF等4只產品首發規模爲20億元,銀華中證A50ETF、華寶中證A50ETF、富國中證A50ETF發行規模也分別達到了19.1億元、15.48億元、15.3億元。

據悉,中證A50指數精選一攬子行業龍頭公司,高度集中了國民經濟重要行業領軍企業的力量。因此,指數也受到市場矚目,被期待成長爲A股的“漂亮50”指數。

中證A50的編制方案主要突出“大市值”和“行業龍頭”兩大特徵,同時引入ESG評價標準。

具體來看,中證A50指數從中證三級行業龍頭中選取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龍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因此指數50只成份股均源自中證三級行業的“龍一”,涉及了50個不同的中證三級行業、30箇中證二級行業和全部11箇中證一級行業,龍頭特徵鮮明,大盤藍籌風格顯著。

從市值分佈上來說,中證A50顯著突出了大市值特徵。指數主要集中於總市值1000億元以上的大盤股,指數成分股的平均總市值約爲2700億元。

同時,中證A50指數也在編制過程中創新引入ESG可持續投資理念,剔除中證ESG評價結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ESG評價標準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對樣本的綜合水平要求,更全面、真實地反映國民經濟中重要行業龍頭公司的整體表現。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證A50ETF成立後,寬基ETF產品線繼續擴容,吸引了大量“活水”流入A股市場。

“中證A50指數大市值風格突出,成份股的行業分佈均衡。”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認爲,易方達中證A50ETF等產品的發行,有助於便利境內外長線資金配置A股核心資產,進一步發揮指數產品服務中長期資金配置的功能。

權益基金髮行回暖

隨着市場回溫,權益基金的發行也有所回暖。

2月以來,有多隻權益基金也宣佈提前結募。除平安中證A50ETF、摩根中證A50ETF和大成中證A50ETF之外,還有中信保誠景氣優選混合、信澳星煜智選混合等提前結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A股在經歷前期調整之後,各行業龍頭公司的估值已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結合上市公司後續可能出現的盈利能力改善來看,中證A50指數及其成份股也正體現出較明顯的中長期配置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從公佈的前十大持有人來看,險資成爲中證A50ETF的大買家。摩根中證A50ETF前四大份額持有人中險資就佔了三席,前十大持有人則佔了四席、合計佔基金總份額的7.76%。

其中,持有人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分紅-個人分紅、國華人壽保險-分紅二號、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萬能-個人萬能持有份額佔基金總份額比例分別達到3.97%、2.20%、0.88%。此外,中國人壽再保險也現身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平安中證A50ETF的情況也是如此,前十名份額持有人中,險資佔了五席,合計持有份額佔基金總份額的29.16%。

華創證券覆盤美國ETF大發展的時期,發現主要有養老金入市、市場有效性增強、費率降低等因素催化。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市場正經歷相似變化,寬基ETF也更受險資等長期機構資金青睞,這些機構資金會提升寬基ETF的配置比重。

對於接下來市場走勢,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整體而言,A股市場格局已經發生重大轉變,去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定價較爲充分,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將進入平穩運行的態勢,對市場壓制作用要弱於去年,市場對邊際改善將更加敏感,賺錢效應有望顯著增強。以AI爲代表的科技、高端製造、醫藥等領域值得看好,而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具備提高分紅能力的公司仍然具備很好的配置價值。

綜合海內外因素,國泰基金認爲市場短期反彈或將繼續,前期超跌的科技成長在產業政策支持下仍有反彈機會。長期策略依然不變,主要還是以啞鈴型策略持有紅利和科技兩類方向,近期先考慮小幅止盈紅利持倉,並進一步挖掘高價值成長個股,看好能夠和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趨勢共振的科技股比如AI產業鏈以及出海產業鏈。但在波動較大的過程中,建議依然規避微盤股的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