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證A50ETF登場,富國中證A50ETF今日上市

龍年春節假期後,A股市場吹響反攻號角。Wind數據顯示,自2月19日節後首個交易日以來,截至3月13日,上證指數漲幅達6.21%。市場回暖之際,基金髮行熱度回升,被稱爲中國版“漂亮50”的首批中證A50ETF產品合計吸金達165.26億元,並於近期陸續上市交易。其中,募集規模超15億元的富國中證A50ETF(交易代碼:159591)於3月18日起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助力境內外投資者捕捉A股市場核心資產投資機遇。

據瞭解,相較傳統寬基指數,中證A50指數的編制更注重全面性,引入了ESG、行業佈局、互聯互通等編制因子。首先,中證A50指數在編制方案中納入了ESG理念的考量,剔除中證ESG評價結果在C及以下的股票,由此更好地避免或篩除存在高風險或“黑天鵝”的企業;其次,中證A50指數成分股兼顧了二級行業離散度和新興三級行業分佈,下沉至三級行業選股,並保證待選樣本中中證二級行業各行業至少入選一隻成分股,全面表徵各行業龍頭;同時中證A50指數所有成分股皆屬於滬股通或深股通證券範圍,便利境內外長線資金配置,可謂新一代核心資產標杆指數。

總的來說,中證A50指數在維持“大市值”屬性的同時納入了更多新經濟領域的龍頭公司。從成分股構成來看,中證A50指數主要分佈在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電力設備等27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避免部分板塊超配,行業分佈較其他主流寬基指數更爲均衡,廣泛代表我國新經濟的整體市場機會。當市場偏向價值風格時,中證A50指數成分股中的大盤藍籌公司能發揮其中流砥柱的作用;而當成長風格佔優時,由於中證A50指數相較其他規模類寬基指數覆蓋了更多的行業龍頭,因此也具備相對可觀的上漲彈性和空間。

從基本面來看,中證A50指數ROE和營收成長亦明顯高於其他寬基指數,投資性價比突出。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中證A50指數ROE爲13%,高於同期MSCI A50的11.3%和滬深300的10.1%;中證A50指數2023年淨利潤預期增速達9.4%,亦高於MSCI A50和滬深300。從最新PE來看,中證A50的PE_TTM爲16倍,位於過去5年9%分位數,估值位於歷史極低位置,具備較有吸引力的估值修復空間。

在較強的盈利能力與成長性的支撐下,中證A50指數的長期市場表現也明顯優於同類指數。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4日,自2015年以來,中證A50累計上漲41.6%,同期滬深300累計上漲0.8%,MSCIA50累計上漲0.3%。此外,據招商證券測算數據顯示,自中證A50指數基期以來的9年時間中,有6年相對中證800指數獲得正向超額收益,總體呈現出牛市跑贏、熊市跑平的特徵,具有較爲穩定的alpha獲取能力。

展望後市,富國中證A50ETF基金經理蘇華清表示,A股市場在經歷1月份的高波動後,加速了資金出清,節後市場逐漸企穩並開始上攻,其中核心資產的上攻速度較爲明顯。鑑於當下行情好轉主要由於市場整體估值修復,資金短期關注的行業會有不同,單一行業的行情較難把握,在此背景下,集聚核心賽道龍頭、估值處於低位且行業分佈均衡的中證A50指數或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