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使用標準 國際間有「指標」無「共識」
美國牛肉瘦肉精爭議炒得沸沸揚揚,專家不同聲音紛陳,臉書上甚至出現反對團體出來嗆聲,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的資料卻發現,食品標準委員會對瘦肉精的每人每日攝取及最大殘留量雖然草擬了「指標」,但未形成公認的國際「標準」,顯然各國對於瘦肉精的議題目前仍難有共識。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WHO共同成立的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分別自2008年至2011年連續4年開會,討論是否採納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對於瘦肉精的草擬指標,但都沒有共識。
連續4年集會毫無結論的關鍵在於,CAC會員國支持與反對意見兩極。支持的國家認爲,草擬的瘦肉精動物用藥品殘留容許量(MRL)指標是經過專家委員會風險評估,並曾對肺殘留量以高於草擬指標的標準進行過檢視。
至於反對的國家卻表示,瘦肉精的安全性持續受到關注,許多國家都不贊成僅是爲了促進畜類生長,就對肉製品來源的畜類施以原爲治療用途的獸醫用藥。
未來在2011年7月2日至7日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將在繼續討論瘦肉精的議題,面對國際間仍無標準共識,臺灣是否應該解禁開放,看來雙方將爲此事在吵上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