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跑趴一夜情 大學生染愛滋

臺北衛生局:暑假不跑趴,預防愛滋「2不3要」。(圖/取自高雄市衛生局網站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小寒,一名長相清秀的學生,暑假時因一時好奇,參加於網路上發起的轟趴後隨興和網友發生一夜情,開學身體出現發熱、嗜睡、肌肉關節疼痛胃腸炎淋巴結腫大、神經性頭痛皮疹及腹瀉等愛滋病急性感染期初期常見症狀,到醫院作愛滋病匿名篩檢,證實罹患愛滋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101年青年十大死因榜,愛滋病首次進榜登上第10名,而102年爲第11名,再從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資料顯示,103年1至5月臺北市共新增162位愛滋病毒感染者,其中22.8%(37位)通報年齡在19至24歲之間,全部皆因不安全性行爲而感染,76%曾透過網路尋找伴侶,其中使用網路交友APP佔17%,顯示青少年容易透過網路尋找性伴侶。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青少年朋友在暑假期間應謹記「2不3要」原則:1.「不跑趴」─避免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等危險性行爲,以免暴露於性傳染病或愛滋風險中、2.「不嗑藥」─拒絕使用成癮性藥物、3.「要慎選」─謹慎選擇網路交友對象

4.「要安全」─若發生性行爲時,一定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水性潤滑液、5.「要自保」─若發生「未使用保險套」的不安全性行爲,可於暴露後72小時內,至臺北市7家「非職業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之指定醫院經醫師評估後,接受自費的抗愛滋病毒預防性投藥,以減少感染風險。

爲預防愛滋感染,臺北市衛生局除透過「同儕網路教育員」,於交友網站或交友APP進行監看服務,主動留言迴應正確資訊、發表「網路約炮安全性行爲宣導」或「愛滋防治宣導」等相關文章外,並自今年起從學生教育積極介入,提供創新愛滋防治課程教材高中職健護老師,以傳遞正確愛滋知識及預防概念

衛生局並辦理「創新關懷愛滋防治行動方案徵選活動」,鼓勵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能發揮創意,轉化「關懷愛滋」爲具體行動,甚至更進一步帶動風潮,影響全體市民,重視愛滋防治,以守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愛滋病毒常見的傳染途徑可分爲性行爲傳染、血液傳染及母子垂直感染,感染愛滋病毒後約2至6星期會出現感冒樣的原發性感染症狀,經過5至10年的隱形期或次臨牀期後,可能會出現肺囊蟲肺炎、卡波西肉瘤結核病真菌感染等愛滋病毒併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