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砍太多 臺南綠能園區環評沒過

臺南綠能產業園區開發範圍爲64.64公頃,基地多屬臺糖土地。(臺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環團勝利!臺南市政府「臺南市綠能產業園區」案,21日再度闖關,擬開發64.64公頃園區,因涉及砍1萬8707棵既有喬木,且與臺灣碩果僅存的有機畜牧場相鄰僅有6公尺惹議,有環團就建議應在既有垃圾山開發,最後環委以淹水、森林生態等爲由建議認定不應開發。

臺南市政府表示,將於收到專案小組第4次初審會議紀錄3天內提出申訴,30天內提供補充資料,持續爭取環評大會委員的支持。

百大青農、有機甜心牧場負責人徐紫珊表示,臺南市府這個開發案硬要砍樹開闢綠能園區,且僅與有機畜牧場距離6公尺,實在不宜。環團也指出,臺南市政府寧可砍樹蓋綠能園區,而該林有10種保育類,其中有8種爲珍稀保育類,若開發將造成影響。

會中有環評委員認同民衆說法,可以把原本的垃圾山改成產業園區,且不應破壞森林環境,還有環評委員直指空污增加合理性不足,質疑該園區淹水難解。

最後,環評專案小組以該基地位於特定專用區與一般農業區,且緊鄰有機農場,部分區域位於淹水潛勢區,由於基地現況大片完整林相維持良好,開發後將加重淹水潛勢,顯示開發對環境、生態及周遭農業有重大不利影響,因此建議認定不應開發。

臺南市政府經發局強調,針對淹水疑慮,園區原滯洪量體需求計算已將既有淹水量體納入考量,除依法規規定計算方法外,還增加區內既有淹水量體及區外有機農場淹水體積,並經過水利單位審查通過。

至於既有造林包括環保林園及平地造林,總計1.8萬棵樹,將全數透過區內保留移植及區外移植,也將認養南沙崙農場46耕區(約15公頃)作爲區外移植區域強化生態補償。另已依保育類物種研擬保育對策,並保留區內2公頃塊狀綠地,提供棲地覆育及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