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爭議 政院迴應

對於數位身分證是否推行,行政院代理髮言人羅秉成8日表示,政府規劃發行新式身分證的本意,是爲推動智慧政府、邁向數位國家的目標,併兼顧保護個人資料與確保資通安全。

羅秉成指出,面對境外對我資安攻擊日烈,而國人對個人資料保護要求也更高,相關學者專家、公民團體及立法委員也提出諸多意見,尤其憂心來自境外敵對勢力各種資安攻擊的威脅滲透,並倡議需先建立個資保護的獨立監督機制等配套;行政院於2021年1月21日行政院會決定暫緩換髮新式身分證計劃,待凝聚社會共識,並研議完備法制及相關政策配套後再推動。

羅秉成表示,爲符合憲法法庭判決的要求,並加強保護民衆個資,政府現已規劃成立獨立個資保護專責機關,並提出個資法修正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中,有關新式身分證相關政策的後續推動事宜,於個資獨立機關成立後,政府會再就政策面、資安面、法制面及應用面進行跨部會意見整合。

至於中央印製廠與其委外廠商間履約爭議,羅秉成說正由工程會積極調解中;至於內政部與中央印製廠之間,於政策暫緩期間則依契約相關約定辦理。對於傳出相關廠商向政府求償,加上已採購機器和場地費及維持運轉的空調費用,總計逾10億元將由全民埋單,據瞭解,工程會主委吳澤成已出面協調,將於近期要求內政部及央行做出決定,看是要解約、停工還是繼續,才能進一步估算具體賠償金額。

內政部次長花敬羣則在立法院透露,最後協商結果應會在5.26億和1.9億元之間,不會再往上。花敬羣說,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經發行數位身分證,臺灣在智慧化國家及資安思考下,當然曾經非常希望朝這個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