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與政府擴權

(圖/內政部網站)

數位身分證引發的爭議至今仍未止歇,個資保護、資安疑慮、應用不便、法制真空等原因依舊無法解決,行政院於2021年1月宣佈暫緩推動,然而戛然而止的代價,是廠商求償和前期投入衍生的龐大成本,超過10億元費用恐由全民埋單,引起社會各界廣泛批評和抨擊。

近年來臺灣的資安與個資問題,屢次成爲各方攻防的輿論焦點。2006年換髮的第六代身分證,防僞造保固已於2016年屆期,因此2017年政府着手推動數位身分證換髮,意即第七代身分證預期從傳統的紙本模式,轉換成爲國際趨勢的晶片技術。

然而資安問題伴隨近年來政府資料頻頻外泄,諸如體現銓敘部、國安局、調查局、健保署、學校機關與國人資料等陸續外流,全國各級公務機關資安人力依然普遍缺乏,以及數位身分證本身防駭機制不足等疑慮,導致即便數位發展部長唐鳳喊話「具軍事機密等級」與「核心晶片由臺積電製造」,全民對於數位身分證的資安風險仍在一定程度的存疑,與此同時目前亦缺乏專法規範資訊保護與運用權限,法制化的真空亦是國人無法放心的緣由。

數位身分證在法制面缺乏基礎保障,同時在政策面的強制性也是引起爭議的原因。回顧臺灣身分證件數位化的歷史,上世紀九零年代末期推行「國民身分健保合一智慧卡」(國民卡)引發爭議而中止,2003年健保卡全面IC化和自然人憑證正式上路,再到2015年內政部「晶片國民身分證全面換髮計劃」,跨度相異政黨時期的執政者,推動相關政策始終缺乏法律先行的思維。半強制的執行方式經常引起各界質疑,相比愛沙尼亞、日本與德國等國家先行設立專法的程序,數位身分證明顯缺乏足夠的法源基礎,諸如政府在數位資訊的統籌原則、施行權限、使用條件、運用過程、究責機制等規範皆尚顯不足,同時綜觀臺灣現行法規已然無法概括適用。

近年來廣受全球熱議的「數位威權主義」,緣起於英國作家歐威爾在小說《1984》描述的極權統治社會,其旨彰顯國家運用數位技術來監控和壓制公民社會,放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以來,尤爲助長全球政府擴權的正當性,甚至導致各級學校及民間單位爭相仿效。諸如變相打壓異議言論、鼓勵線上相互舉報、濫權追蹤數位足跡、定位限制居住範圍等強制性相關措施,當今部分國家卻未伴隨疫情結束而立即中止,更甚者則堂而皇之擴及私人生活和侵犯個資隱私。

如今法源基礎先天缺乏的數位身分證縱使暫時中止,對照數位威權主義日益影響世界各國的趨勢,身分系統數位化是否在未來挾帶政府擴權化而捲土重來,形成國家逐步規模性辨識監控的治理手段,則是臺灣社會必須持續把關和監督的共同課題。(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