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認證2.0 「自主身分」逐步啓動

圖/美聯

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限制使得數位經濟活動較以往更爲興盛,在此同時卻顯現出在數位經濟的環境中,仍然缺乏一套以「消費者使用者」爲核心身分認證框架現行數位身分框架中,數位身分是由服務提供商授予使用者,相關資料也掌握於服務商手中,跨數位服務時身分無法互通,消費者既倚賴服務商卻又擔心個人資料遭到外泄;隨着新常態到來,以及各國對於個資保護相關規範越趨嚴謹,IDC認爲數據主權應該回歸到使用者手中,進入Digital Identity 2.0時代。 Digital Identity 2.0下用戶得以完全掌握個人資料的流向,並可用同一個數位身分於不同的數位服務中,透過區塊鏈的去中心、不可篡改、不可否認之特性,實現自主身分(Self-Sovereign Identity)。IDC預期,由於全球醫療產業大多已建立數據交換標準,故2022年醫療產業將率先實現自主身分;在臺灣保險業已開始積極推動產業級別的區塊鏈資料交換平臺預計保險與醫療業則有望成爲臺灣推動自主身分的先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