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公寓大廈的樓梯間可不可以放鞋櫃?

在樓梯間擺放鞋櫃,是否屬於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之情形?(示意圖/shutterstock)

案例

小明最近搬進某大廈中,因以前居住的公寓都是將鞋櫃放置在住家大門外面,所以搬到新家之後,仍然在住家大門外放置鞋櫃,被大樓管委會貼紙條告知,不可以將鞋櫃放在樓梯間。但小明認爲鞋櫃貼牆放置,也無礙於逃生動線,因此沒有理會,其後被大樓管委會以屢次勸導不聽而向主管機關舉報,並遭處罰鍰,小明認爲主管機關之裁罰並無依據,提起行政救濟,是否有理由?

爭點

在樓梯間擺放鞋櫃,是否屬於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之情形?

分析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中明文規定,住戶不可以在樓梯間堆置雜物,違反者得報請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按住戶不得於私設通路、防火間隔、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同走廊、防空避難設備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或營業使用,或違規設置廣告物或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佔巷道妨礙出入。

但開放空間及退縮空地,在直轄市、縣(市)政府覈准範圍內,得依規約或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供營業使用;防空避難設備,得爲原核準範圍之使用;其兼作停車空間使用者,得依法供公共收費停車使用。

住戶違反前述規定時,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應予制止或按規約處理,經制止而不遵從者,得報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理。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第5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住戶違反第16 條第2 項(或第3 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處新臺幣4 萬元以上、20 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義務;屆期不改善或不履行者,得連續處罰。《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9 條第1項第4 款定有處罰明文。

☆多數實務見解均認爲,鞋櫃如果擺放在樓梯間會阻礙逃生動線,因此認爲不可擺放鞋櫃在樓梯間有法院判決,鞋櫃爲日常生活所必要之物,並非雜物,若繫於其門外緊貼牆壁豎立擺放鞋櫃,並將所有鞋子均收納於鞋櫃,固然放在是公共走廊空間,但安放位置並非柵欄、門扇,或廣告物、私設路障等可比。在如此緊貼於牆壁設置的鞋櫃,明顯不致妨礙住戶逃生避難及出入通行,將每家每戶均必備之鞋櫃視爲雜物,實非爲社會所能接受的法律解釋。因此,以這樣的個案而言,不能依照《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前段處罰。

但目前多數法院判決見解還是認爲,《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明定樓梯間等處所,不得擅自堆置雜物或設置柵欄、門扇等,以免妨礙逃生避難,系因公寓大廈之共同走廊及樓梯間本應維持暢通無阻,始能避免妨礙逃生避難,若一經堆置物品,則因所堆置物品之空間系佔據前揭公共空間,自難免會影響該公共空間之出入或通行之虞,此即與該原本設置之目的有違。

尤其是在有緊急狀況下抑或照明不足等情形時,若該公共空間堆置物品,不論是設置柵欄、門扇,抑或放置如本件情形之鞋櫃,因屬個人住戶所設置或擺放之行爲,則其設置或擺放是否妥適或有無管理,均屬個人住戶私人所爲,非全體住戶所能知悉或注意,即有可能造成欲利用該公共空間者通行或出入之阻礙,違反上開條文之規範目的及立法意旨,此與堆置物品之屬性、大小及堆置之目的無關。

是以,在自家門外之公設樓梯間擺放鞋櫃之行爲,因該擺放地點乃屬該樓層住戶利用逃生避難通行之空間,系屬公寓大廈之專有部分以外,供共同使用部分,且依前述《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7 條第2 款規定,不得爲約定專用部分,而僅得爲「通行」之通常使用。在該共用部分,放置鞋櫃供自家使用,依上規定及說明,即已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 條第2 項前段規定,系屬違反共同樓梯間通常使用方法,妨礙該規範目的所設之通行逃生避難功能,甚爲明確。

因此,結論上公寓大廈的樓梯間還是不要擺放鞋櫃及其他雜物以免遭受主管機關裁罰,同時也避免在緊急情況時,產生阻礙逃生的可能性。

(本文摘自《惡鄰退散:專業律師教你40 個告別壞鄰居的自保撇步》/布克文化 )

【內容簡介】

40個你會遇到的大樓居住問題,

讓專業律師爲您一一破解!

公寓大廈的樓梯間可以放鞋櫃嗎?

管委會可以禁止我裝鐵窗嗎?

鄰居一直製造噪音怎麼辦?

鄰居養的寵物隨地便溺產生惡臭,管委會是否可以請他搬家?

樓下的二手菸從公共管線跑到我家怎麼辦?

鄰居的冷氣排放熱氣直吹我家,可以請他移走嗎?

管委會任期屆滿卻拒絕改選該怎麼辦?

鄰居自行修繕公共設施,可向我請求分擔修繕費用嗎?

最基礎的居家法律知識!

讓你告別壞鄰居的自保撇步!

自序:集合式住宅權益自保的最佳工具書

現今都市住宅大多爲高樓大廈集合式住宅,爲了加強管理維護,我國於民國84 年間制定了《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加以規範,而各社區也會自行制定相關規約,透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集合式住宅的公共事務,並組織管理委員會加以管理,儼然形成一個小型的共同生活圈。

而社區內住戶之間如此密切、頻繁的互動,難免會涉及彼此的權利義務糾葛,因而產生摩擦,甚至是對簿公堂的情形,因此,本書整理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和實務上所發生最新的居住權益議題,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描述,讓大家能夠輕易理解與自身相關的法律權益。

此外,由於一般人遇到法律糾紛,又無法私下與對方達成協議,而必須透過調解、上法院才能解決問題時,往往會不知所措,不知道程序如何進行、書狀如何撰寫、所陳述的內容可能會發生什麼後果等等,尤其是進行民事訴訟程序時,對於極具專業性的「訴之聲明」、「請求權基礎」等事項往往不知如何主張,因此,本書在每個案例最後,都會提出與該案例相關的聲明範例或是相關的實務見解供大家參考。而本書附錄也一併說明提起民事訴訟、書狀撰寫的相關流程,讓您在實務運用上更加清楚。

作者殷殷期盼本書除了能夠增加大家的法律知識外,也能在遇到居住權益問題時,成爲一本實用的工具書。由於居住爭議類型萬千,難免疏漏,無法一一羅列說明,留待將來有機會再行撰寫不同類型的案例,爲大家建立最基礎的居家法律知識。

【作者簡介】

吳孟勳律師

學歷:

政治大學法律系學士

政治大學法律系研究所刑事法組碩士

經歷:

律師高考及格

專利代理人

維欣聯合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國防部公聘律師

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

新北市政府青年律師服務團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覆議委員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扶助律師

著作:

搶救被告—律師在警局教戰手冊(共同執筆人)

陳柏均律師

學歷:

政治大學法律系學士

政治大學法律系研究所刑事法組碩士

經歷:

律師高考及格

專利代理人

維欣聯合律師事務所合署律師

長風律師事務所合署律師

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法律學士二十學分班講師

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審查委員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扶助律師

著作:

搶救被告—律師在警局教戰手冊(共同執筆人)

林明賢律師

學歷:

政治大學法律系學士

輔仁大學法律系研究所公法組

經歷:

律師高考及格

維欣聯合律師事務所合署律師

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扶助律師

許仁純律師

學歷:

東吳法學法律學系學士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

經歷:

律師高考及格

臺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

遠東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

環宇法律事務所律師

維欣聯合律師事務所合署律師

臺北市政府法律諮詢律師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扶助律師

《惡鄰退散:專業律師教你40 個告別壞鄰居的自保撇步》/布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