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還有一件事

賈伯斯被譽爲將舊金山半島果園轉變爲全球創新中心的推手。雖然他不是硬體工程師或軟體程式設計師,但他定義了蘋果公司的產品目標,聚集了人才,並督促團隊實現許多人最初認爲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圖/shutterstock)

賈伯斯重返蘋果公司,點燃了史上最引人矚目的商業迴歸事件。他刪減了產品陣容,並以NeXT 的操作系統爲基礎,推出更快、更現代的OS X 軟體系統,還率先開發了一款半透明糖果色的桌上型電腦,稱爲iMac,讓公司的銷售額恢復成長。二〇〇一年,他藉着iPod 的上市,將蘋果公司從電腦領域推入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將許許多多售價九十九美分的歌曲放進消費者的口袋。二〇〇七年問世的iPhone 引進了觸控式螢幕系統,改變了通訊方式,成爲史上最暢銷的產品之一;它的繼任者iPad 於二〇一〇年推出,重新定義了平板電腦。一連串產品的成功讓賈伯斯成爲受人崇拜的英雄。

蘋果公司最忠實的顧客對該公司的狂熱及保護程度,完全不亞於宗教膜拜團體的成員,有些人甚至把公司商標或廣告詞紋在手腕上。作爲公司執行長,賈伯斯對這些蘋果迷有着一種近乎救世主般的控制,而他的日常穿着(黑色高領毛衣、Levi’s 501 牛仔褲與紐巴倫運動鞋)更爲他帶來一種傳教士的氣質。他能扭曲現實。當他的想法因爲工程或製造受限時,他拒絕妥協,而是去說服他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團隊,讓他們實現看似不可能的目標。他的說服力十足,以致於有些人認爲他甚至能度過死亡危機。

儘管賈伯斯並未參加當天活動前的彩排,蘋果公司的部分領導階層在當天早上抵達市政廳時還在想:他會來嗎?

工作人員爲他在演講室前面保留了一個靠走道的座位,用一塊黑布蓋住褐色椅子的椅背,上面標示白色的「保留席」字樣。鄰座是蘋果公司法務長布魯斯.休厄爾(Bruce Sewell),他知道賈伯斯出席的可能性不高。就在那幾天,賈伯斯的健康狀況惡化,但他從前曾爲所有人帶來驚喜,連和他關係最密切的幾位顧問也沒有放棄希望,認爲在活動開始時,這個空位會被填上。

提姆.庫克從帶有白色蘋果公司商標的黑色螢幕後方走進房間時,現場燈光很暗。少數觀衆禮貌性地鼓掌時,他薄薄的嘴脣露出了平淡的微笑。庫克的穿着模仿了賈伯斯穿着三宅一生高領毛衣的休閒時尚風格,不過他穿的是另一個服飾品牌布魯克兄弟(Brooks Brothers)的黑色寬幅棉布鈕釦襯衫,在人羣前來回踱步之際,簡報遙控器在他手裡轉啊轉的。

「早安,」他說。「這是我被任命爲執行長以來的第一場產品發表會。我敢肯定你們不知道。」

他不自然地笑了笑,希望他一本正經講出來的笑話能消弭房間裡的緊張氣氛。少部分觀衆勉強笑了笑。雖然沒什麼人瞭解這個笑話的笑點所在,庫克還是繼續講下去。「我愛蘋果,」他說。「能在這裡工作將近十四年是我此生的榮幸,這個新角色更是讓我感到非常興奮。」

當他將焦點轉移到蘋果公司不斷增長的零售業務時,聲音變得更加有自信。他說,公司剛在中國開了兩家很棒的直營店。上海的那家店在第一個週末就接待了十萬名顧客,而蘋果公司在洛杉磯的旗艦店在開業一個月後才達到這個數字。庫克將話題轉換到Mac、iPod、iPhone 與iPad 產品等業務亮點,並搭配線圖與圓餅圖加以說明。「今天早上我很高興能告訴大家,我們已跨越二.五億臺的銷售大關。」他說道。「今天,我們要更進一步!」

庫克把舞臺讓給賈伯斯其他幾位高級副手。行動軟體部門主管史考特.福斯托(Scott Forstall)詳細介紹了新的訊息傳遞功能;服務部門主管艾迪.庫伊(Eddy Cue)接着演示iCloud ;而行銷部門主管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則發表了iPhone 4S,其特點是更長的電池壽命與更好的攝影鏡頭,但從外觀看來與前代產品一樣。發表會的高潮是由福斯托現場示範蘋果推出的新虛擬助理Siri。只要按下按鈕並以語音提問,就能顯示天氣、股價和附近有哪些希臘餐館。

「相當不可思議,不是嗎?」庫克在重新上臺時問道。「只有蘋果公司能製造出如此驚人的硬體、軟體與服務,並將它們結合成一個如此強大且一體化的體驗。」

他的熱情未能說服立場堅定的科技媒體。觀衆中的記者與技術分析師對此無動於衷。一名技術分析師對《華爾街日報》表示,這次簡報「令人失望」;另一位分析師則對蘋果堅持使用三.五英寸螢幕而未推進至四英寸的決定表示失望。粉絲在推特上同樣抱怨連連。投資者拋售股票,導致蘋果股價下跌百分之五,數十億美元的市值因此蒸發。這可以說是票房慘敗。

庫克與蘋果的其他主管沒時間處理公衆的反應。發表會結束後,賈伯斯的妻子羅琳(Laurene Jobs)發訊息給庫克、席勒、庫伊與全球溝通部門副總裁凱蒂.柯頓(Katie Cotton)等幾位高級副手,請他們去家裡一趟。這羣人聚在一起,被恐懼籠罩:要不是賈伯斯不喜歡這次的發表會,把他們叫過去嚴厲訓斥一番,就是他的健康狀況惡化了。

他們飛快趕到大約十五分鐘路程的賈伯斯家中,希望等着他們的是賈伯斯的怒火。想像他的憤怒,比面對自身因其健康狀況致使無法出席,而感到無以名狀的絕望要容易得多。

當他們抵達這座都鐸式住宅時,當天早上與賈伯斯單獨相處的強尼.艾夫已經離開。羅琳告訴這羣企業高級主管,賈伯斯狀況不好,想和他們每個人單獨說說話。他不會訓斥他們,而是覺得告別的時間到了。

第二天下午,即二〇一一年十月五日,整個無限迴圈響起一個又一個訊息通知鈴聲。一則通知出現在蘋果員工的iPhone 上,宣佈「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去世,享年五十六歲。」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一名由創始人領導的公司員工,透過這位創始人所創造、由員工賦予生命的革命性產品,獲悉他們的長期執行長去世的消息。

當經理亨利.拉米羅(Henri Lamiraux)的iPhone 收到通知時,他正與二十幾名軟體工程師開會討論產品計劃。他停下會議,分享了這個消息,看着其他程式設計師一一掏出自己的手機,確認這個沒人願意相信的事實。衆人一語不發,默默走出會議室。

不到十五英里處,艾夫坐在賈伯斯家外面的花園裡。那天的十月天空霧濛濛的,他的鞋子太緊了。庫克加入他的行列,兩人一起坐了很久。當艾夫憶起賈伯斯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時,他只感到麻木。賈伯斯對他說:「我會懷念我們在一起的談話。」

半島上的更遠處,在發表會結束後即刻動身出差的法務長布魯斯.休厄爾被困在一架剛剛降落在舊金山國際機場的飛機客艙裡。同機旅客的手機開始嗡嗡作響, 周圍迴盪着人們刻意壓低、倒抽一口氣的聲音。附近有人小聲地說:「你看到了嗎?」儘管休厄爾還沒打開手機,他馬上知道自己的老闆過世了。雖然周圍乘客與賈伯斯沒有私人關係,但他們還是因爲手中的蘋果設備感受到與他的聯繫。此時,這些人正在思考一個他在整段航程都在預先準備的問題:賈伯斯的死,對蘋果和世界意味着什麼?

賈伯斯的訃告佔據了《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華爾街日報》的頭版。他被譽爲將舊金山半島果園轉變爲全球創新中心的推手。雖然他不是硬體工程師或軟體程式設計師,但他定義了蘋果公司的產品目標,聚集了人才,並督促團隊實現許多人最初認爲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他之所以能促成這一切,是因爲他富有魅力的領導風格,以及願意承擔巨大風險的態度,即使他偶有刻薄舉止,仍能激發員工的忠誠度。「蘋果失去了一位有遠見與創造力的天才,世界也失去了一個了不起的人。」庫克在給員工的信中如是說。「我們將繼續從事他深愛的工作,以此紀念他。」庫克也向他們保證,蘋果公司不會改變。

(本文摘自《蘋果進行式》/天下文化)

【內容簡介】曾先後服務於《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的資深科技記者特里普‧米克爾(Tripp Mickle)透過這本豐富的著作,生動陳述一代科技鬼才賈伯斯去世後十年間,蘋果公司內部不爲人知的戲劇性故事,並追蹤報導長年伴隨賈伯斯打造蘋果帝國的副手——首席設計長強尼‧艾夫和由營運長轉爲執行長的提姆‧庫克,分析前者的離開與後者的崛起,如何影響蘋果走上一條與賈伯斯生前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賈伯斯稱強尼‧艾夫爲他「在蘋果的精神夥伴」。一位倫敦出生的設計天才,曾是蘋果公司中第二有影響力的人,擁有最能體現賈伯斯精神的創造力,經手過多款深受全球數億消費者青睞的產品:iPod、iPad、MacBook Air、iMac G3和iPhone。在其親密的合作伙伴去世初期,這位首席設計長投入設計全新的蘋果公司總部,以及Apple Watch計劃中,同時在蘋果公司日趨注重利潤而非靈感的轉變中,失去了動力。

從生長背景、性格及專長來看,提姆‧庫克和強尼‧艾夫可謂天差地遠。庫克從供應鏈管理部門一路晉升,其天賦並非創造嶄新的產品,而是透過壓榨供應商、說服廠商建造城市規模的工廠以生產更多產品,將利潤極大化。他視庫存爲惡魔,並且深知如何用尖銳的問題讓下屬冷汗直流。

然而賈伯斯選擇了庫克作爲他的繼任者。在庫克任內也讓我們見證到蘋果公司讓衆人跌破眼鏡的巨大增長,他將該企業的價值提升至兩兆美元,讓自己迅速變身爲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建立起世界性的策略聯盟,開口一句話就能讓全球股市如自由落體般崩盤。

但這一切是有代價的。蘋果道別了它引以爲傲的創新精神,數年間未有亮眼的新產品。強尼‧艾夫於二○一九年的離開,標誌着蘋果從一家創新的公司成爲一家經營卓越的企業。

本書是一本紀實作品,作者特里普‧米克爾以其過去五年的第一手報導爲基礎,其中包括爲《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公司的四年。他訪問了兩百多名現任與前任蘋果員工,提供來自公司各層面的觀點。還採訪了他們的家人、友人、供應商、競爭對手與政府官員,對了解蘋果公司發展歷史以及探究其企業轉型歷程,皆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特里普.米克爾

《紐約時報》科技記者,負責報導蘋果公司。米克爾於撰寫本書期間任職《華爾街日報》,曾專責報導蘋果公司五年,後續亦執筆過Google和其他科技巨頭的報導,長期關注矽谷高科技產業動態。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學碩士學位,目前與妻子和德國短毛獵犬定居舊金山市。

【譯者簡介】林潔盈

臺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爲專職譯者,譯有《圓之書:知識發展的球狀視覺史》、《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長壽的悖論》等。

《蘋果進行式》/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