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D&G、孔慶東 港人陸客關係激化始末

▲D&G事件,是引發港人陸客關係激化的驚爆點之一。 (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1月21日,自稱是孔子後代的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第一視頻」網路電視臺節目中,點評大陸兒童在香港地鐵車廂吃麪並引發口角事件時,罵「香港人是狗」。影片被傳播後,在大陸和香港都引起軒然大波。

此事將香港長期存在的關於「內地人」(大陸人)的討論推向高潮。香港網路和媒體在反擊孔慶東言論的同時,也開始大量討論香港人應以何種心態看待大陸人。有媒體整理出這一系列始末,並探討背後原因。內容如下。

矛盾爲何突然激化

1月15日星期日,香港下着滂沱大雨。一邊是近千名香港孕婦市民港島上街遊行,抗議大量大陸孕婦赴港產子,另一邊則是近百名港人則在尖沙咀時裝名店D&G門外抗議,批評該店限制港人在店外拍攝。兩宗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卻同樣反映了部分港人對近年大批大陸民衆來港的不滿。

香港迴歸以來,與內地交往日益頻繁。自2003年SARS後,大陸放寬自由行來港,進一步加快兩地民衆交流步伐。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顯示,去年訪港旅客達419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其中2810萬人次(即67%)爲陸客。大批大陸民衆赴港旅遊,帶旺了香港零售及旅遊業,對推動香港經濟帶來正面作用。

然而有利必有弊,大批陸客涌進香港,對香港社會造成的影響也開始浮現。近年來,香港網路上不時出現詆譭大陸人的負面詞語,有香港網友甚至以「蝗蟲」來比喻大陸人。早些時,特區政務司司長林瑞麟呼籲港人不應只用負面態度看待大陸人赴港產子,指這批子女也可以是香港的新血時,隨即遭部分香港網友斥爲「頭殼壞去」。

今年這場中港兩地矛盾大戰導火線港鐵車廂進食事件。1月初,香港網路上流傳一段短片,有大陸小童在港鐵車廂內吃泡麪,被港人勸阻,小童家長反罵該名港人。影片被放上網後,許多香港網友立即把矛頭指向對方是大陸人,聲討大陸人不文明,變成繼大陸孕婦、 D&G事件後,又一宗針對大陸人的事件。其後,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的「香港人是狗」言論,更是火上加油

爲何兩地民衆矛盾會突然激化?近日,香港網路上討論區廣泛流傳着一篇聲稱是一名中學生撰寫的網誌,題爲《自由行:八年盤點,八年得失》。這篇文章也引起許多港人共鳴。

作者在文中說:「親戚要生女兒,卻沒有牀位。生了,打不到針;通街也是藥房,卻要搶奶粉。我家住的一個屋苑,8 個單位,只有我和另一家常常出入。其它單位,自從經紀帶過操普通話人士入去後,便不再有人住。」

文中說,當香港人承受並接受大陸人那一套時,自己的價值便沒有了。現在已經拋棄了自己的詞彙,用上一些奇怪的詞語如「打造」、「素質」,然後便會拋棄的就是繁體字禮貌法治

香港本地媒體:既批評內地人行爲,又呼籲港人自省

面對香港與大陸民衆的矛盾狀況,1月份,香港報章雜誌等共發表了490篇社評文章,其中大約有42篇提及該問題。 大部份報章對此次糾紛問題的看法都較爲持平中立,認爲部分大陸人在香港的行爲確實讓人反感,但社會應以事論事,毋須事事網上針對大陸人。

香港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警告,香港缺乏天然資源,內地市場又未全面開放,本地要維持活力,必須吸引境外人士前來投資和使用服務,一味自我保護的想法,有違現代城市的開放價值,造成長遠的破壞,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另外,亦有不同媒體指出,港人對部分大陸人所作所爲,感到憤怒是合理的,市民應發聲,因爲港府在此事上責無旁貸。(文接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