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纔是寫作者? 方梓小說超展開

方梓

方梓的小說充滿女性生活的豐富細節,從壓抑的已婚婦女、喪偶的自由寡婦、歸鄉的原民少婦到不婚不生的都會女性,都在其中長出豐富肌理,彷彿自己有生命,能決定故事方向,「作家李喬曾說『小說會自己走』,我筆下的角色也是,到最後,不只有作家是『寫作者』,每個角色、我以及每一位讀者,都是這本書的『寫作者』。」

雖然方梓大學畢業就和向陽結婚,但當時她尚未提筆寫作。大衆傳播系畢業後,她當過記者,寫人物採訪,曾在《消費者報導》雜誌擔任總編輯,後來在《自由副刊》擔任副主編。在寫消費報導時,在《人間副刊》擔任主編的焦桐向她邀稿,提議寫800字左右的短文連載,她因此逐步開啓創作生涯。

方梓特別關注女性處境,在作品中常以蔬菜借喻,「我在花蓮鄉下的農家成長,不喜歡都市,30幾歲的時候每天都想種菜。我媽媽那輩的女性,成長於傳統教養,我覺得媽媽就很像空心菜、地瓜葉這類曾經被認爲是貧賤的菜,如今卻是健康、養生的代表。」

小說《誰是葛里歐》(聯經出版)彷彿一條拼布「百納被」,七個女性角色充滿豐富細節的生命片段,最終拼湊成完整的故事。方梓表示,拼圖式的書寫,讓她在身兼寫作者、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各種身分之時,能有時間創作,「我希望在小說裡呈現臺灣女人的生活,用細節表現文化、彰顯人物的特質。不一定要是大刀闊斧的改變,卻是一點一點、一層一層建構出來。」

小說裡的女性們最後「超展開」,勇敢站出來改寫結局,與「寫作者」對抗。方梓表示,「我在寫作時,腦海中卻跑出不在原本構想裡的畫面,彷彿角色自己站出來說故事,讓我忍不住疑惑:到底是誰在書寫?我開始想讓角色自己說話。」她甚至刻意保留一些看來違和、應該刪除的段落,用以彰顯寫作的過程與困境,「我希望讓讀者意識到,寫作者可能是被角色牽着走、困惑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