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感染了白牌車司機?政府完整追查過程曝光 大數據科技讓3嫌疑人現形

行政院院長陳其邁。(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蔣婕妤臺北報導

國內第19例新冠肺炎白牌司機感染源確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佈,是一名司機曾過、從中國大陸浙江返臺且有嚴重咳嗽症狀臺商。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透過臉書還原「完整追查過程」,同時也透露,其中的三大要素正是「科技防疫、大數據」。

政府如何查出第十九例白牌車司機的感染源?陳其邁還原事件經過,16日早上,從疫情中心的通報得知,中部地區發生白牌車司機感染武漢肺炎事件。站在政府防疫立場,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出「誰感染了計程車司機」? 特別是經過兩三個禮拜,需隔離的接觸對象高達兩百餘位,每多耗費一分鐘,就可能多一個人接觸,多一個人被感染的風險,這是一場跟時間賽跑的挑戰

陳其邁說,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判斷,是這起案例到底是個別受到境外移入個案感染local infection或者是找不到感染源且可能屬於「社區傳播」?「中午時分,我請衛福部內政部等相關單位在行政院開了一個會,討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用最迅速而準確的方式,找到感染源。」

陳其邁表示,首先確定司機發病的日期是一月27日。依照14天的潛伏期來推算,最早可能是在一月13日至26日間感染武漢肺炎。因此有一個合理的想法,司機很可能是接觸到從中國來臺人士,其中因接近過年,對象是臺商的機率相對高。

爲了確定這個假設,陳其邁指出,行政院聯繫資安處、警政署電信公司,從一月13日開始到一月26日之間的司機通聯紀錄着手,發現在一月22日、23日前後,確實有前往機場載客叫車紀錄;接着,再和移民署查對資料,從機場的出入境資料中,針對有中港澳旅遊史的旅客,進一步縮小感染源的疑似對象清單。

陳其邁說明,這份清單對象,由健保署接手,透過健保雲端系統,比對有呼吸道症狀的就醫資訊,篩選出三位最爲可疑的對象,其中一位在一月30日有呼吸道症狀就醫紀錄,最爲可疑,因此立刻再把名單轉回疫情指揮中心,聯繫三位可疑對象,進行採檢。晚上六點左右,行政院就已經掌握這三位對象的情形。後續由疫情指揮中心在晚上九點半,召開記者會國人報告

陳其邁提到,不過因爲時間較遠,包含今天公佈的感染源對象病毒檢測結果陰性,換句話說,檢測時身上沒有病毒,追查到此,一度陷入膠着,「然而,我和醫學專家們深知,有時候病患身上沒有病毒,可能是已經有抗體。於是,政府請臺大中研院團隊針對抗體分別進行檢測,果然在多次比對下,發現陽性的表現!也就是說這位對象身上有抗體,代表確實受到武漢肺炎病毒的感染。」

陳其邁強調,「確認感染源,讓我們透過現代科技、大數據,以及跨部會全力合作,在國人的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突破疫情的挑戰。政府一定會持續警戒,絕不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