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實驗:兩個無法解釋的現象,人類發現的自然定律不適用全宇宙

至今,有兩個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第一個是量子糾纏的超鉅作用,第二個是電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這兩個現象都是量子力學的內容,量子糾纏的差距作用說明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速度已經超光速,電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說明觀測結果由觀測者決定,第一種現象似乎隱藏着一個比相對論更宏大的自然定律,第二種現象似乎提示人類發現的自然規律其實是人類自己意識決定。

我們來看以下圖片,這是個沒有裝滿水的玻璃水缸,我們假設目前能瞭解到的宇宙就像水缸裡面的水部分,宇宙外就像沒有水的部分,假設在A點發射一束光線,在B點也發射一束光線,我們會發現,這兩束光速無論怎麼觀測速度相同,假設從C點發射一束光線達到上空無水的的部分,發現沒有逃離水的時候,光的速度都是和A點B點相同,但是奇怪的是,當光線超出水的部分,速度遠遠超出原來的固定值,反之,如果從無水的部分做實驗,也會發現超出空氣部分的光速遠遠小於原來的固定值。爲什麼?這是爲什麼?這時住在水裡的科學家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那麼量子超距作用、電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和水缸實驗有什麼關係呢?根據相對論對時空的描述,自然由立體的三維加上時間一維形成四維時空,目前的最前沿的超玄理論、超膜理論認爲時空已經達到十個維度或者十一個維度,那麼這些維度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是因爲它們都沒被擠壓得很小。

假設我們人類認識的宇宙是水缸裡有水的部分,那麼,水就有十個維度或者十一個維度,那麼水缸裡空氣部分是幾個維度呢?這是無法研究的,因爲我們不知道自己是類似於在水宇宙裡還是在空氣宇宙裡,當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處於遙遠的距離時,是不是就預示着,它們已經超出了現有的十個維度的時空或者十一個維度的時空,又或者這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相距很近,但是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速度遠遠超過光速範疇。

那麼電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又需要怎麼解釋呢?因爲所有的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就像磁場一樣,南極和北極是同時存在的,當影響到其中一邊,另外一邊也會馬上作出反應,在觀測電子衍射時,沒有儀器去幹涉它波粒同時存在的屬性,那麼它一定是同時存在,當觀測時,其儀器就已經干涉到其原本的屬性,這樣一來,表面上看好像是人觀測導致,其實是測量的儀器導致,這樣說來,我們根本無法觀測到兩種屬性同時存在的可能,答案是肯定的,這是爲什麼呢?

我們可以假設宇宙由多維時空組成,那麼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的就是四維,其他的他們都捲縮起來了,那麼處於糾纏態的兩個粒子同時具有波粒屬性,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是兩個分開的粒子,而其實已經是同一個粒子,只是他們的狀態分開了,也就是他們自旋上和下的狀態相隔了一定距離,我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難以理解。

能量是一份份的往外擴散,這一份份的就稱爲量子,那麼兩份量子處理糾纏態時就成了一份,就像他們有了頭和尾的關係,把這兩份量子分開,其實中間的它們也是連着的,就像上面講到的,它們自旋爲上和下,自旋是量子的本身屬性,它並不是自轉,處理糾纏態的粒子,自旋爲上和下的狀態不能分離,一旦分離,就不再具備糾纏態,就像把磁鐵分開一樣,無論你是從南極端分開還是北極端分開,它們始終都會有南極北極之分,

那麼對於相距遙遠的量子糾纏態,狀態它們各在一邊又如何做到互相作用的呢?是什麼把他們關聯起來的,處於糾纏的量子要把它們理解爲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單獨的兩個粒子,當理解爲一個整體時,就像上文所講的水缸實驗,水缸裡有水和空氣部分的區分,但是水缸是一個整體,沒有水缸就不存在水和空氣,但兩者其中有一個變化時,另外一個也會有對應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會有能量或者信息的傳遞,它們只是狀態發生改變而並不是承載着能量的傳遞。

所以研究自然規律時,不能單純的分開來研究,而是既要單獨也要聯繫着看,對量子糾纏的超鉅作用和電子雙縫干涉延遲實驗產生的原理描述,這兩個都隱藏着宇宙的整體並不是單純的個體,而是由多體組成,如果研究其中個體的自然規律,那麼一定在另外特性下的宇宙並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