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型比地面型發電效率高! 烏山頭水庫種電規畫第二期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在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今年規畫申請設置第二期,擴大種電規模。(張毓翎攝)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配合再生能源政策,去年中旬在烏山頭水庫完成設置容量爲13.7MW(百萬瓦)、面積約佔11.5公頃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今年進一步規畫第二期,預計設置面積10至11公頃、容量13MW,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表示,由於在水庫設置光電設施,需經多個機關單位審查,最快明年農曆年後纔會進場施工。

臺灣地狹人稠,屋頂型、地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設置地點有限,爲了使土地資源有效被利用,政府近年推動水面型,在水庫、埤塘建置太陽能光電設施,既能可減少水分蒸發,也能抑制綠藻生長,避免優養化;更重要的是,水庫裡的水可使光電板周圍熱氣快速冷卻,因此水面型比陸地型發電效率高約1成。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提到,水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設置地點很隱密,遊客除非搭船遊湖,否則其實不易看到。(張毓翎攝)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過去在臺南市新化區、玉井區、官田區及嘉義縣民雄鄉境內的埤塘,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近年也在烏山頭水庫規畫種電,去年完成第一期後,今年規畫第二期,由於審覈單位包含經濟部、臺電公司、臺南市政府經發局等機關,作業流程需要一段時間,最快明年2、3月進場設置。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提到,第一期設置容量13.7MW、每年約可發電1800萬度,可供4900多戶家庭使用;第二期正規畫申請中,設置容量與面積和一期差不多,而且設置地點很隱密,緊鄰第一期設施,遊客除非搭船遊湖,否則其實不易觀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