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圳微電網雛型!吉安農民開發微水力發電 獲水保局臺電支持

臺電東部發電廠研發川流式微水力發電設備架設吉安圳,提供水力發電,今發表成果。(王志偉攝)

「川流式微水力發電設備」,是以市售風機葉片馬達組作爲水輪發電機,並有攔水式升降閘門,架設在水圳上,最大發電量200瓦,透過UPS不斷電系統電瓶儲電,可以穩定供電。(王志偉攝)

臺電公司東部發電廠長李重億(右)代表,將微水力發電機組無償捐給福慧農場主人樑紹強(左),農村微水力發電進入新里程。(王志偉攝)

今在福慧有機農場舉行的「東部發電廠協助地方發展微水力成果發表會」,臺電、保局行政院東辦等機關都到場觀摩。(王志偉攝)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居民利用水圳設置微水力發電系統與儲電設備,零污染零排放的優點先後獲臺電、水保局技術支持,經過多次測試實驗,每天可達發電4.8度電,相當於一般家戶半日用電量,若遭遇天災停電,還可供給社區公益電能,成爲臺灣農村首例微水力電網

大約6年前,吉安鄉南華村民樑紹強開始以吉安圳支圳展開微水力發電實驗,後來獲得水保局花蓮分局以農村再生計劃協助,發展簡易發電的應用模式;今年加入臺電東部發電廠研製的「川流式微水力發電設備」,架在當地福慧農場旁水圳,經過近半年測試,確認供電穩定,昨正式發表。

東部發電廠廠長李重億說,福慧農場是臺灣首例農村爲水利電網運用模式,運用的「川流式微水力發電設備」,是以市售風機葉片及馬達組作爲水輪發電機,並有攔水式升降閘門,架設在水圳上,最大發電量200瓦,透過UPS不斷電系統內電瓶儲電,可以穩定供電。

經過半年測試,這套設備每天約可發電4.8度,以臺灣一般家戶平均每月用電300度計算,約等於家戶半日用電量。

李重億說,之所以協助福慧農場發電作業,正好當地位在吉安圳1幹線第2分線,而且這裡的水源取自初英水力機組完成發電任排放的尾水豐水期每秒有16噸,水量豐富,且是再利用,零污染、零排碳又源源不絕,而且是純天然綠能全臺類似的水圳非常多,如果串聯起來,就可以成爲微電網,不容小覷。

臺電和福慧農場合作,將這套水力發電產生的電力供應給農場設置、貨櫃屋改裝成的「綠能、食農教室」內電燈電扇電視使用,並可作爲公益防災電能,成爲臺灣農村首例微水力電網,具有指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