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防疫戰的犧牲品」 機師淚訴檢疫與執勤無限循環

機師不滿長期處在檢疫執勤間無限循環,抨擊政府不應該讓機師的人權遭剝奪(非當事人航空公司)。(姜霏攝)

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爆發以來已經長達一年多,機組員長時間在檢疫隔離與工作間交替,心理壓力爆棚,不僅無法外出,就連要去醫院探病都受到限制,甚至有外籍機師在飯店走廊大哭崩潰,機師淚言防疫就像戰爭,而我們就是戰爭的犧牲品」。

陳姓機師說,去年疫情發燒後,機組員國外需要隔離,在國內也需要隔離,從原本的7天到5天再到3天,碰上紐籍機師染疫風波又延長至7天,再縮短到5天,這一年來不斷在隔離、工作間無限循環,不能出房門之外,也只能食用飯店的餐點,對於工作性質須調時差的他來說,運動是調時差的最佳利器,但卻連想健身都不行。

陳男談到,被評爲防疫第一的紐西蘭,並沒有規定他們國家的機組員在國內需要隔離,僅有曾飛到高風險國家的人需要48小時檢疫,採陰後就可以迴歸自由之身,但臺灣的機組員卻必須面對嚴格的隔離規定,他強調,甚至國際民航組織也建議機組員不必進行隔離。

「外籍機師忍不住爆哭」,陳男說,面臨無法自由進出的窘境,對於外籍機師更是殘酷,因家人都在國外,需在臺獨自面臨隔離,甚至曾有外籍機師在飯店走廊蹲地痛哭,表示壓力爆棚,除了無法與家人相見,還不能看見外頭陽光、不能外出、不能健身,但仍要擦拭淚水再返回工作崗位

陳男抨擊政府「雙重標準」,他談到,機師會接觸的人僅有海關人員地勤人員,甚至接觸到染疫者機率都比機場工作人員、清潔人員還要低,過去有遵守防疫措施的機師都沒有染疫的紀錄質問「爲什麼只有機組員需要如此嚴格的隔離?」

「一個月有長達20天都無法外出」陳男說,這樣的壓力已經揹負一年了,深刻感受人權遭剝奪,且雖然政府規定隔離5天,但不少院所會有拒收的情形,陳男透露,曾有機組員的家人在醫院病危,但卻無法入院探親,讓機組員身心俱疲、深感無奈。

桃園機師工會日前與具航醫專業醫師合作發起「檢疫制度下飛航組員身心健康狀態普查」,處於檢疫與執勤無限輪迴的超過700位機師,身心健康狀態已亮起紅燈桃園市機師工會預計於26日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機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