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剩下「拉積盤」 這3檔被散戶遺忘還有肉肉

分析師認爲,2月至3月行情應不至於再走「拉積盤模式。(資料照)

臺股農曆封關期間,美國四大指數輪流創下新高,包含Amazon和Google財報都優於預期,美國Nasdaq科技股表現優異,也造成開紅盤第一天就強漲559點,一舉越過之前高點16238,且成交量溫和放大到4000億左右,量價並未失控,以目前歐美封城和戴口罩,加上疫苗三管齊下,全球過去一週增加270萬病例,與元月初的498萬例相較已明顯緩。美國上週新增63.2萬病例,相對於12月末的高峰,已減少58% ,現存重症病患,從高峰2.4萬人降至1.4萬,醫療體系壓力大幅減輕,對於股市是正面。

另外拜登新政,紓困案可望於三月上路,拉擡景氣動能,此舉不但可增加消費動能,更可穩定景氣擴張動能。再者聯準會主席鮑爾呼籲國會加速推動刺激政策,不認同未來景氣將過熱的看法,意味着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對於股市亦是正面。

至於臺灣元月出口年增36.8%,優於預期;電子傳產出口均呈兩位數增長;

元月貿易盈餘達62億美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34億美元,外貿部門表現強勁,今年首季GDP可望上修,優於去年第四季的4.9%。

近期美元跌深反彈,但很快又回落到91以下位置,年初至今新臺幣升值0.41%,鑑於美歐利率仍低、政策性引導,美元短時很難回升,新臺幣走緩升格局不變,有利於股市往上推升動能。

日前臺股上櫃指數亦隨着集中市場創下波段新高,代表資金有擴散現象,2月至3月行情應不至於再走「拉積盤」的模式,畢竟元月上市櫃就有130家以上營收創新高,所以此刻仍可挖掘仍在低檔被低估的股票,本週分享三檔潛力股

聖暉(5536):12月營收16.3億是歷史新高,去年推估獲利可達18元左右,該公司由於東南亞業務增加,今年總體營收還要增加2成,今年獲利有機會挑戰20元以上,幾乎是本益比最低的半導體設備廠

資通(2471):12月營收1.14億爲近幾年單月新高,尤其去年Q3獲利1.19元遠比同質性公司敦陽1.1元和零壹0.9元要好,但股價卻遠在這兩家公司之下,可以留意逢低佈局機會。

和勤(1586):12月營收2.55億爲歷史新高,1月營收維持高檔,作爲美系電動車大廠部分零件全球獨供業者,今年美系電動車營收佔比持續增加,另外可望續供客戶德國新廠預估營收比重上升至20%。

(本文作者摩爾投顧分析師張嘉軒

※免責聲明:本文爲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