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角美的前世今生,請叫我“石角東”

漳州一路東擴,廈門一路西進,在不遠的未來,九龍江兩溪匯流處的三叉河及三港入海處的圭海,將徹底成爲廈門和漳州兩城市區的內河和內海。如果這天真的到來,那麼介於漳廈之交,混了點漳泉血脈的角美和海滄,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曾經的界河,遠近景色猶如今日角美的改造進程

然而機遇與挑戰往往同時並存,經濟在發展,本土文化卻不可避免地將同步流失,爲了讓可預期的損壞降到最低,留住這千百年錘鍊至深的漳泉鄉愁,本文謹以紙上談兵、四處拼湊的方式講述一個擁有不凡前世、正處迷茫今生、展望美好來世的角美。

寫在前面的特別說明:角美和海滄,雖分屬漳廈兩市,但卻都是不漳不泉的混合體,他們在性格和文化表現上兼有漳泉的元素。只是歷史上因在行政區劃的弱勢表現,角美和海滄往往不爲國史、方誌所注重,故而當人們講到閩南文化時,總是有意無意地把他們忽視掉。如果說閩南文化可以拆分成漳泉兩方,乃至漳泉廈三方獨立講述,那麼角美和海滄便無法派不上用場,唯有將閩南看做一個整體,漳泉濫的角美和海滄纔是神一般的存在。我們要還原國內閩南、國外福建地方文化的真善美時,一定不要忽略這兩個地方,特別是明代以來,閩南與海洋的各項交融,成與敗,興與衰,以之爲突破口,可以做到遍觀全局的效果。

▲龍溪縣圖

(一)“石角東”,同安皮龍溪骨

角美,誠如其名,角落之美(尾),過去因是同安縣與龍溪縣交界的邊陲而被稱爲“角尾”,今日也同樣因地處廈門與漳州交界而成爲兩地最被忽視的新城。角美帶給我們的誤解,還遠不止如此,源自同安縣的“角尾”成爲這塊土地的代名詞後,讓人們更加忽視了這塊土地原本的樣子,“角尾”這張同安皮,是蓋不住角美深厚的龍溪骨的。

角美的境遇與海滄極其相似,二者所體現的文化現象也相當一致,他們的成型均源自1957~1958年那次大規模的閩南區劃調整。原本屬於同安縣的積善裡被一分爲二,以文圃山爲界,其西、南部與龍溪縣江東橋以東地區合併爲今日的角美鎮,其北部後來演變爲東孚鎮,並在之後與從海澄縣劃入廈門的海滄鎮合併爲今日的海滄區。與海滄區成型時間尚短,融合度尚不明顯所不同,角美鎮在經過六十年的深化交融後,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以至於居住在文圃山周邊的角美人,早已忘記了自己“同安骨”的事實,反之,具有鮮明同安皮特徵的“角尾”,卻掩蓋了角美原本佔據2/3分量的“龍溪骨”。

▲角美分村地圖

在角美成爲一地代稱前,“石角東”纔是角美最符合事實的統稱,誠如海滄鎮的“三都”,東孚鎮的“積善裡”。“石角東”分別指代石尾、角尾和東尾,爲了好聽好看,“三尾”慢慢被“三美”所取代。石尾,位於九龍江北港入海處,明代石尾城所在地,一直到民國時期,都是角美地區通洋過番的航運中心,也是角美人離開故土的第一站;角尾,地處漳泉兩府的官道樞紐,早時有河流由角尾直達壺嶼入海,這條河流口腹寬大,向來是漳泉兩府、龍同兩縣的交界,因百姓往來頻繁而慢慢產生墟市,儼然一大市鎮,故而人們常稱之爲“角美墟”、“角美街”;東尾,位於九龍江西溪、北溪交匯處的東側,是三叉河附近的水陸樞紐,自古以來便是漳州平原對外聯繫的窗口,江東橋、福建省第一條鐵路漳廈鐵路均從此過。1949年以前,“石角東”便已經成爲海內外客商的聚集地,即使在今天,三地仍是角美地區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區塊中心,石尾街、角尾街、東尾街,以及各種閩南口味的點心、特產仍是三地持續輸出的招牌。

▲漳廈鐵路地圖,起於嵩嶼,原計劃終於漳州,實際止於江東橋

石角東的出現,絕非偶然,他們事實上是宋元明三朝在角美地區鄉鎮級單位“裡”、“都”的行政中心。歷史上,角美分屬龍溪和同安兩縣,在宋代,龍溪片區與海滄、龍文等同屬於永寧鄉,其中東尾片區與紫泥鎮同歸海洋上裡,石尾片區屬海洋下里,而同安片區的角尾和龍池則屬明盛鄉積善裡;到了明代,海洋上裡改爲龍溪縣二十八都,海洋下里龍溪縣爲二十九三十都,其所屬區域基本未變,而角尾片區屬同安縣積善裡十九都,龍池片區屬同安縣積善裡二十都;到了1958年,合併後的角美地區分屬於東美鄉、石美鄉、角美鄉和鴻漸鄉,最後於1959年統歸於角美公社,至此,角美正式定型。

▲明清時期角美建置

備註:爲利區分,以角美代表角美鎮,石尾、角尾、東尾代表村和鎮區。

(二)“石角東”明清地名考

從角尾墟,到角美公社,再到角美鎮,角美的名頭僅在於行政區劃的自然演變,並不適用於描述角美鎮的歷史積澱,真實的角美,歷史之悠久需在角尾之外找尋,其年代至少可追溯至唐代漳州的建立。

角美,同安縣屬以外的部分,歷史上一直與漳州龍溪縣同存在,最遲在北宋時期,龍溪縣東部沿江、沿海地區便已設置了永寧鄉。其中位於府城以東、三叉河以西的部分屬唐化裡,乃陳元光爲漢化蠻獠而設置的漢蠻居住區;位於漳州極東、與嘉禾嶼隔海相望的海滄地區爲新恩裡,從名字上看可能與唐化裡相似,用於漢化疍民的安置;而居二者之中的角美,原爲海洋裡,後因人口增長再分爲海洋上裡和海洋下里,以海洋之名,而未顯露恩威,或許這便是角美開化足夠早的側證。而同安縣屬的部分,名爲積善裡,在規則上或許與唐化裡、新恩裡相近,當是同時代的產物。

▲宋代角美建置

角美留給我們的、有系統的區劃內容並不太多,較爲完整且年代較早的,當屬明嘉靖初年成書的《龍溪縣誌》,從中我們可以理清海洋上、下里的大致範疇,也可以初步瞭解幾個主要的村落古今地名演變的脈絡,與之形成反差的積善裡,則相對寥落了許多。

一、海洋上裡,二十八都,東尾片區

龍溪縣二十八都共轄十二社,除紫泥所轄的許茂洲社、烏礁洲社、深泥社、烏泥仔社等四社外,其他八社均在角美境內,其範圍包括今日的江東良種場、吳宅、阪美、沙洲、課堂、東美、恆蒼、玉江、流傳等村。

江東社,即今江東橋東側,相當於後井社,以九龍江之東得名;澳頭社爲課堂村澳頭社,以地理名;文甲社爲東美村南園社,據說源自釋褐狀元黃思永的功名,或說源自文甲山;阪尾社爲阪美村,阪指代山坡,因地形名;勾東岑山社,勾東即九冬社,岑山未對上;東山社,非今日的東山村,而是東美村的山腰社;玉洲社即玉江,玉江本來是和沙洲相似的河中島嶼,隨着人們生產生活的持續,河道被填土或淤積而漸成陸地;北邊社,又稱劉端,即今流傳村。

▲明代角美地名考

二、海洋下里,二十九三十都,石尾片區

龍溪縣二十九三十都共轄十五社,均在角美境內,其範圍包括今日的龍江、龍田、田裡、鋪透、洪岱、福井、蒼阪、上房、內丁、石厝、東山、沙阪、楊厝、埔尾、蔡店、石美、埭頭、南門、西邊等村。

福井社,至今未更名,一說是楊厝村過井社;白石社,主要爲埔尾,早期範圍更廣,如丁厝丁氏也稱白石丁氏;沙阪社亦未更名,以其陳氏開基祖來自海滄沙阪(今後井)而沿用原鄉名;四望山社爲東山,登上東山村內的龜山,可一覽角美四面無遺,故而此山被稱爲四望山;烏嶼社即壺嶼,涵蓋整個西邊村,其本是河口島嶼,後來雅化爲壺嶼,元代修建的壺嶼橋爲龍同兩縣的界橋;石尾東、西、北、中等四社即今石尾村東門、西門、北門等社,石尾南社因填海而成就了南門村和埭頭村,後二者舊稱霞園,明代石尾建城,闢有四門,百姓聚集度高居角美第一;洪埭社,即洪岱的原稱,其本字還有另一種寫法“紅地”,與閩南地區高頻的“洪塘”如出一轍,都出自紅土的引申,洪岱也有鴻山的雅稱;新埭上、下社,位置在今石厝,系泗州洋圍埭造田後的產物,因石氏開基於此,也稱石埭或石厝新埭;青洋社即青洋,或青陽;橄欖嶼社即田裡村,唐宋時也稱廣覽嶼。

從橄欖嶼、洪埭、新埭到石尾、烏嶼,其一馬平川、河流遍佈的地貌,已然告訴我們,這裡在不遠的過去曾是寬廣的海灣,其寬度之大較之北溪更甚,故而這裡成了漳泉兩府分家時的天然界限,那時同安積善裡和海滄所形成的半島地形較今日更爲突出。隨着海灣的消失,角美三地融合爲一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清代角美地名考

三、積善裡,十九都(角尾片區),二十都(龍池片區)

同安縣屬的“都”較之龍溪縣更爲浮濫,在很多時候,其規模僅相當於龍溪縣的社。特別是泗州洋還具有相當規模時,文圃山西側僅山腳咫尺之地,所能容納的人口並不太多,唯有文圃山以南的龍池還算的上一方熱土。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積善裡在角美的分佈主要在龍池一帶,其範圍包含今日的社頭、錦宅、橋頭、鴻漸、金山、白礁等村。

▲積善裡與海洋下里交界處,壺嶼橋

按康熙《同安縣志》載,積善裡十九都轄兩個社,二十都轄三個社,其中沈宅社即錦宅,以沈氏始居得名,也有人說是因黃沈建宅於此而簡稱“沈宅”,該說僅供參考;嶺後即社頭的新、舊嶺,以地形名;白礁社未變,與青礁相對,均源自沿海礁石的顏色,按筆者“大膽”推論,白礁和青礁在五代以前當同屬一地,只是隨着歷史發展,白礁一直在作加法,青礁則爲減法;蘇釋社,即蘇店,因燦坤建設而消失,相當於白礁村潘厝社;衝龍社,即充龍,也稱榕頭,是龍池一帶與海洋淵源最深的社,從明代開始便是深入參與海洋走私和貿易的重要始發地。

(三)開漳地理大發現

角美地區在很長時期內,一直是中原王朝在福建實施有效統治的極南之地。漢晉時期,官軍在漳州地區的駐紮地便僅限於柳營江畔,即今東尾片區;至唐高宗時期,開漳的第一批將士,也是陳兵於江東與蠻獠隔江對峙,顯然,那時候的角美已然是中原勢力進入漳州的橋頭堡。究其原因,在於地利,角美向東連接了閩南開化最早的晉江流域,向西又擁有閩南徑流和長度均最大的九龍江,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條件,註定了角美“無敵”的人口吸附力,也難怪角美在開漳姓氏開基方面,擁有令人讚歎的實力。

角美北部背靠巍峨連綿的天成山,西面爲九龍江北溪幹流,東面爲文圃山,南面爲北溪和西溪匯流後的北港,天然的山水造就了角美相對封閉而又輕易連接東西南北的樞紐格局。在泗洲洋還是一片汪洋時,角美的東面事實上僅止步於泗洲洋,以丁厝山、橫山爲中心的角美以其海陸交通幹道的地理優勢,從“插柳爲營”的“南朝以來”,到“蠻獠嘯亂”的“永鎮斯土”,成爲了中原人到漳州繁衍生息的第一站,時至今日,我們所能追溯的閩南各姓氏第一人,大多來自唐代,而漳州地區最主要的開漳派,其最先肇基角美者,至少八人。

▲角美開漳姓氏分佈圖

一、鴻山蔡氏,開漳派,蔡彧

蔡彧,字德明,固始人,娶陳政兄陳敏之女。據傳隨魏媽入閩馳援陳政,按光緒《漳州府志》卷二十二兵紀一載時爲府兵隊正,後奉命鎮守江東四望山(今東山村龜山),開基洪岱,子孫稱“鴻山蔡氏”。時至今日,洪岱已無蔡氏聚居,但尚有蔡氏大宗祠濟陽堂存焉,後被蔡氏後裔推爲漳州蔡氏總祠,內祀蔡叔度、蔡允恭、蔡德軒、蔡德明、蔡新等歷代蔡氏祖先。唐右衛將軍蔡德明墓在鋪透村,墓前有“唐開漳始祖德明蔡公墓道”碑及清蔡新拜題的《重修洪岱祖祠小引》,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蔡店、滄裡等社。

▲蔡德明墓重修碑記

二、西安林氏,開漳派,林孔著

林孔著,字秉序,號鼎峙,固始人,娶陳政第九女。隨陳政第一批入閩,按光緒《漳州府志》載時爲軍謀祭酒,陳政死後,繼續輔佐陳元光直至漳州建立。功成名就後,林孔著定居江東西安(又稱西庵),即今吳宅頂社,晚年隱居山林,建有仰孟巖,死後即葬於巖側“知高壟”。南宋紹興年間,其後裔將其遷葬至浦南龍峙山三片石下,穴號“渴馬飲泉”,又名“飛鳳銜書”,墓碑刻有“唐開漳軍諮祭酒林府君墓”,子孫後代遍佈漳潮,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吳宅、福井、恆蒼、過井、山頭等村社。

三、榴陽郭氏,開漳派,郭魚

郭魚,一作郭益,又名郭淑,字裡之,後世稱十二使公,固始人,隨陳氏入閩,按光緒《漳州府志》載時爲府兵隊正。漳州成立後,郭魚開基榴陽,築埭爲田,所修埭岸稱“郭埭”。時角美橫山稱榴山,其所居位於山南,故稱榴陽,榴於後世逐漸演變成“劉”、“流”,因而榴陽也稱劉端、流傳。元末兵亂,榴陽郭氏曾避亂入海,至明初分居閩南各地,其中一支回遷榴陽繁衍至今。郭魚墓葬位於榴山前、岑兜社後,地名荔枝林,碑刻“唐十二使祖”,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流傳、錦湖(寮東、寮西)、頂圍、下圍等社。

四、烏潯湯氏,開漳派,湯智

湯智,固始人,隨陳氏入閩,按光緒《漳州府志》載時爲府兵校尉,同期其弟湯公簡爲府兵隊正,兄弟二人隨後開基江東烏潯坑,成爲湯氏開漳始祖。至八世,子孫分居兩處,其一遷往漳浦,成爲雲霄湯氏開基祖,其二在江東輾轉遷移,最終定居青陽社。烏潯坑相當於今日的吳宅村湖任社,已無湯氏居住,湯智墓位於附近“青蛙捕食”穴位,湯氏後裔歷年均有重修和祭奠,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東山村青陽社。

五、白石丁氏,開漳派,丁儒

丁儒,字學道,一字維賢,其先濟陽人,遷固始,娶曾溥女。早在陳政入閩之前,唐高宗便派曾溥入閩綏鎮,丁儒即其幕僚跟隨入漳,後又輔佐陳政、陳元光父子平亂建漳,故光緒《漳州府志》的陳氏府兵將領中未見其名。按元釋謁狀元黃思永爲《白石丁氏古譜》所作序稱,漳州成立後,丁儒爲漳郡別駕,授九承事郎。去世後,與妻合葬於丁原坑,上書“唐承事郎丁公暨宜人曾氏墓”,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丁厝,後世也有人根據丁氏古譜推算丁儒爲北宋時期人物。

六、篁坑黃氏,漳派,黃文夔

黃文夔,字昌瑞,諱天祥,固始人,唐元和年間奉命入漳爲官(傳爲漳州總管),後定居江東篁坑(石尾東門)。黃文夔生有三子,長傳度,居蘇州,爲蘇派祖;次傳護,居漳州篁坑,爲漳派祖;三子傳保,居潮州,爲潮派祖,三派因之稱爲“三黃”。三黃派也因黃文夔曾祖、同知樞密院事黃傑稱“黃傑派”,於漳州亦稱篁坑黃氏,爲角美望族。黃文夔墓未知何處,但其曾孫黃興嗣衣冠墓卻完整保留於石美西庵埔,其墓碑寫有“唐故兵部員外郎轉南安副都護充經略招討處置等使兼福建八路大提點事賜紫金魚袋黃公之墓”,從其行狀也可知其曾祖黃文夔、祖父傳護的履歷,“四世鎮臨漳,五世樂土俗,卜遷龍溪之海洋”,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石美東門、錦宅、西邊、橋頭等村社。

▲黃興嗣衣冠墓

七、石美阮氏,開閩派,阮溪淵

阮溪淵,原籍陳留,遷固始縣,唐廣明年間隨王緒、三王入閩,後定居石尾爲漳州阮氏始祖。阮氏所居,現屬埭頭村阮厝社,宗祠堂號爲“世德堂”,爲九龍江流域阮氏漁民的祖籍地,其後裔也經過海路遍佈東南沿海,包括琉球羣島,據說那霸市阮氏後裔人數達2萬餘人,角美后裔主要分佈於埭頭阮厝。

八、廣覽嶼侯氏,開閩派,侯祚昌

侯祚昌,固始人,以裨將身份跟隨王緒、三王入閩,王審知爲閩王時,升侯祚昌爲節度使判官,鎮守泉州,因之居晉江縣廿一都金獅沙,後遷徙至漳州龍溪縣廣覽嶼,即今角美田裡村,古時亦稱橄欖嶼。侯氏於廣覽嶼居八世,漸成規模,後陸續遷出,時至今日僅少數留居田裡,侯祚昌墓未留存。

▲角美開漳姓氏分佈圖

(四)十路“諸侯”逐鹿角美

閩南沿海地區,能在唐五代時便吸引衆多中原人入住的案例並不多,只能說角美的地理條件,實在好的離譜,不僅山水有靈,而且古今通吃。

福建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表現,主要有二:其一,因山多而成了亂世桃源,這是吸引人口入住的基本條件;其二,因近海而爲富餘的人口找到了謀生的出處,這是求發展的方向。二者的結合,便是福建從無到有,從有到繁榮的保障,而角美的履歷不僅按這一脈絡展開,而且發揮到了極致。

角美的地貌,可謂六山二水二分田,其北部爲高聳連綿的羣山與長泰幾乎隔絕,其南部和西部則爲徑流巨大的九龍江,以中部的橫山、丁厝山及泗洲洋爲界,角美可分爲西中東三部分,估略相當於過去的海洋上裡、海洋下里和積善裡;若以山水之別分,則角美可分成沿山和沿江兩個分佈帶。以上兩種分法,出發點各不相同,前者爲了行政管理的平衡,兼顧了山水的佔比,主要用於劃分行政區;後者可通過分析地理條件的異同,透過經濟和文化的表象,發掘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

▲角美沿山、沿江分佈圖

沿山與沿江分佈帶之間有着天然的山地隔離,其中沿山帶主要爲山谷盆地,由西向東依次爲吳宅片區、東山片區和角尾片區,古往今來都是漳州通往省城的官道,其西即福建四大古橋之一的江東橋;沿江帶則爲背山靠水的山坡鄰水平原,由西向東依次爲東尾片區、流傳片區、白石片區、石尾片區、橋頭片區和白礁片區,中間經壺嶼有所中斷,壺嶼以東爲海,水質鹹淡相間,以西爲江,淡水爲主。兩個分佈帶最終在錦宅片區相遇,姑且稱之爲角美的“十路諸侯”,他們便是角美最先迎來居民的優選之地。

早在陳氏開漳之時,角美當地主流的生產活動以農耕爲主,那時的移民們對於海洋的認知仍是膚淺而片面的,故而沿江、沿海一帶尚且掌握在土著的疍民手中。因此,當徵蠻的將士選擇在角美鎮守和落戶時,他們往往優先選擇官道所在的沿山分佈帶,那裡有溪流和山田,足以保證他們從北方帶來的農耕技術和工具得到發揮。故而最先落戶角美的開漳將士中,職位較高的林孔著、湯智選擇了當時位置最佳的吳宅片區,這裡既有足夠的平地和大江,又靠近行政中樞,而蔡德明和郭魚則繼其後選擇臨近的鴻山和榴山之南,四者就好比春秋時期獲得較大封地和爵位的諸侯,搶得了先機,而剩下的區域則由後來者慢慢填空。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東美和流傳片區,按今日角度看,該區域南臨大江,北靠低山,條件十分了得,爲何在唐代未能優先吸引人口入住?原因便在滄海桑田的變化,在不久的過去,東尾、玉江和流傳本是河中沙洲,隨着人類活動的加劇,沙洲的北航道慢慢淤積成小溪,這才使得該區域與大陸相連,成了魚米之鄉。

到了宋代,情況則大不相同。此時角美人口開始飆升,特別是原本不受青睞的沿江分佈帶,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這得益於以泉州爲代表的閩南海洋貿易的蓬勃發展,就好似戰國時期,因鐵器的普及,生產力得到提升,後來者也能夠在先進的生產工具作用下大步趕上。閩南人的形成,從五代開始,也是從那刻開始,他們在農耕文明的底子裡融入了濃烈的海洋基因,向海進發成了閩南人謀取發展的另一條陽光大道。擁有曲折海岸線和江岸線的角美,自然會在這輪發展中取得先機,於是人口也相應地在東尾、流傳、石尾、錦宅、橋頭、白礁等沿江、沿海地區聚集,角美沸騰了。

▲白礁王氏家廟

與海滄各村社姓氏大多來自元明交替時期不同,角美的姓氏在各個朝代均有相當分量的體現,這說明千百年來角美社會相對穩定,百姓互遷有無乃是基於自然變化。

如角尾片區,是漳州通往泉州、福州的必經之路,是陸路的樞紐和代表,其姓氏宗族以泉州籍爲主體,體現了移民輸入的方向性,符合福建乃至中國的移民趨勢;石尾片區,是角美中部連接江、海、陸的中心,清一色的漳州籍,始居年代亦相當久遠,移民有陸海兩個方向,顯然,他是漳州對外輸出、對內聯繫的窗口,是漳州海洋性格的絕對體現和海路的代表;東尾片區,在吳宅片區的基礎上增加了水路的要素,因其地處西溪、北溪交匯處,東向連接泉州,北向溝通龍巖、汀州,西向對接漳州平原,典型的水上要塞和轉運中心,是水路的代表,其移民也體現了“大雜燴”的特色,不僅漳泉各有分佈,甚至福州、莆田移民也有極大的佔比。

以上陸、海、江三路便是角美地區“石角東”形成的地理支撐。

以“石角東”爲基礎,理解其他七路諸侯也就水到渠成了。東山片區與角尾片區山水相連,與石尾片區略隔丁厝山,隨着泗州洋的淤積,其與角尾的聯繫更加緊密,其姓氏最終以泉州爲主、漳州爲輔;白石片區和流傳片區,位於橫山、丁厝山之南,是完全的沿江風格,在表現上自然是走的石尾路線;吳宅片區,是在東尾風格的基礎上增加了封閉的比重,莆田籍和漳州籍不相伯仲;錦宅、橋頭和白礁片區地處漳州極東,歷來歸屬泉州管轄,漳泉分別在地理和行政上各自佔優,其中橋頭近石尾爲典型的漳派,錦宅雖皆爲黃姓,但卻分屬石尾的三黃和同安的金柄,白礁片區也同樣漳泉各半。

副本:如不考慮地理位置的相似性,十路諸侯可參照春秋戰國諸侯的方式將之一一匹配。

(一)秦國:角尾片區,先是地處不起眼的位置,龍溪頭同安尾,爹不疼媽不愛的,翻身一統角美。

(二)楚國:石尾片區,處於南部,地理位置佳但在早期不明顯,幅員廣闊、人口衆多,實屬無冕之王。

(三)晉國:吳宅片區,原本是地緣優勢最佳的區塊,也算是含着金湯匙出世的上上之選,無奈分屬區塊成長太快,喧賓奪主。

(四)趙國:東尾片區,儘管偏居西隅,但能像趙國胡服騎射一般充分吸收九龍江的養分迅速成長爲龐然大物,與角尾、石尾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五)齊國:白礁片區,地處極東,既有漁鹽之利,又有山水佳境,地勢平坦、交通發達,本應是龐然大物的存在,卻與世無爭,其所在的龍池也儼然與角美並列的“東帝”。

(六)燕國:錦宅片區,原本山海相交之地,在角美早期的歷史中存在感不強,但時至今日,其所存在的人文景觀和故事卻是不可輕視的存在。

(七)韓國:東山片區,角美的幾何中心,多路諸侯的碰撞中心,隨着泗州洋的消失,這裡成了新角美的開發熱土。

(八)吳國:白石片區,開始年代早,依靠早期人物的耕耘,硬是將鹽鹼之地開發成糧倉。

(九)越國:流傳片區,水澤之地,昔日爲草莽,今日人丁興旺,與吳國一同偏居一隅,留下了不少精品的橋臺古蹟。

(十)中山國:橋頭片區,地域不大,宗族勢力不強,夾在諸多強鄰中,經過幾十世與江海的拉鋸,才成就了今天水退陸進的格局。

(五)角美姓氏源流

角美既是人口流入的高地,又是人口輸出的祖地,閩南歷史上幾次舉足輕重的過臺灣、下南洋征途中,角美人都從未缺席,甚至還是主力軍。本文講述角美的前世今生,目的在於梳理這塊土地人與人的關係,以便未來能爲走出去的角美人留下一份尋根的指南。但在研究“走出去人口”之前,我們需先對角美“一社一姓”預作了解,以便對每一個人物和事件都能有依據地對號入座。

附:漳州僑史專家鄭來發先生曾經提過,華人尋根往往資料匱乏,他們所能夠提供的資料極其有限,姓氏加籍貫地便是最直接的信息。留住鄉愁,第一步便是將地名與姓氏作結合,如果有條件,再將社級信仰與之搭配,則可形成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尋根標記。城市化的過程無法避免,但希望規劃者和建設者能將這三個要素適度保留,留給每一個遊子“痛哭流淚”的鄉愁。

(受筆者知識限制,本文僅列舉林殿閣主編的《漳州姓氏》的部分內容如下,如有錯誤和不足,還請看官指正。)

▲角美姓氏分佈圖

一、“一社一姓”獨霸一社

閩南鄉村向來有宗族聚居的傳統,一方面同姓村社除了通行的行政管理外,還可通過族長、宗規額外約束,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另一方面,閩南地區山高皇帝遠,歷史上的戰亂相對較少,百姓的遷移頻率低,人口組成變化自然也不會太高。故而,幾千人的同姓族人共處一社,也就自然而然了,角美規模較大的同姓社,比較典型的如白礁、錦宅、沙阪、阪美、埔尾、南門等,開基時代主要在元代。

白礁王氏,開基祖爲兩兄弟,其父爲王審知十四世孫王際隆,王際隆先居福州,再徙晉江,生有四子,長右泰、次右豐移居白礁。也有說法是,右豐帶着右泰的三個兒子從福州遷晉江,再轉白礁,時爲元代中期。

錦宅黃氏,開基祖黃薛,黃傑九世孫黃智明的第六子,北宋時期由篁坑遷入錦宅,屬篁坑三黃派。明洪武年間,同安金柄黃振田遷居錦宅,一度造成錦宅屬紫雲黃氏的烏龍。

沙阪陳氏,開基祖陳鑄,來自海滄後井,年代未詳,可能也是元代上下。

埔尾林氏,開基祖林隱庵,唐九牧後裔,元朝時由長泰遷入,生三子,長子留居埔尾,次子回長泰,三子去漳浦。

南門黃氏,開基祖黃均信,屬黃天從五世黃慎夫之子,與元末由漳浦遷居石尾南門,繁衍今南門、埭頭,又經路分播角美以外。

二、“多社一姓”四面開花

在古代的農耕社會,大社並不太受歡迎,人口聚集度過高,意味着資源分配競爭加劇,反而不利人口的再增長,故而同姓家族壯大後,他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四處遷徙,如果周遭競爭小,則就近繁衍,否則只能漂泊四方了。與“一社一姓”模式不同,角美有大量“多社一姓”的案例,他們往往就近發展,最終儼然區域一霸,這種方式更值得百年家族發展大計的規劃,典型的如田裡、石尾、東山、竹林、金山、洪岱、流傳、玉江、南園、鴻漸、下路、上房、壺嶼、楊厝等。

田裡王氏,開基祖王光甫,王審知後裔,北宋時期由安溪遷入田裡,宋末分衍臨近的龍田。田裡王再分恆倉、滿美、龍江等社,龍田王氏則分播鋪透、蕭井、桃洲等,以致角美整個西北部皆是田裡王天下。

石尾篁坑黃氏,開基祖黃文夔,漳州黃氏始祖之一,又稱黃傑派、三黃派,以東門爲主要分佈,分衍西邊、錦宅、橋頭、橋西、新樓、下圍等地,子孫多分佈於東南沿海。

東山林氏,開基祖林璧晃,廈門雁塔林氏六世孫,北宋時期遷入東山,繁衍蒼阪、恆倉、亭頭、芸山、新村等東山頂五社,東山、下尾、許阪、內山尾、劉宅等東山下五社。

竹林陳氏,開基祖陳春茂,開漳陳政二十五世孫,明代中期由長泰遷入竹林,分衍課堂、內坑、城內、澳頭、沙洲、田外等村社。

金山李氏,開基祖李二郎,明洪武年間由海滄遷入,分衍金山、墩美、霞店等社,均在金山村境內。

洪岱施氏,開基祖施光成,施光纘後裔,宋末元初避陳吊眼之亂遷居洪岱,分衍洪岱、東阪、福保寮、竹仔腳、鴨母寮、龍眼林、董坑、內塘、半山等社,俗稱“九社施”。石美的施氏開基祖施夢龍也是同期避陳亂遷入石尾施坑,曾經盛極一時。

洪岱蔡氏,開基祖蔡彧,亦是九龍江流域的蔡氏始祖,隨陳氏開漳,如今洪岱僅餘蔡氏大宗祠,無蔡氏居住,九世孫蔡文烈分居滄裡,滄裡再分下埕;九世孫蔡文紀分居蔡店。

流傳郭氏,開基祖郭魚,同時也是開漳始祖,隨陳元光父子落籍閩南,定居於流傳北部。元末兵亂時,流傳郭氏一度避亂於外,至明初重新遷回,後世以遷回的“天”字輩五人爲流傳一世祖。裔孫郭世員於明永樂年間遷居錦湖,繁衍寮東、寮西、頂圍、下圍等社。

玉江郭氏,開基祖郭文遠和郭文迎兄弟,南宋時期遷入玉江,分別爲亭頭、講裡始祖,分居玉江各角落。裔孫郭璗遷居吳宅,分衍湖任、園坑等社。

南園林氏,開基祖名諱不詳,俗稱“教學儒”,至二世分三房,大房居南園,分衍角美的墩上、桃洲、橋頂等社,二房遷海滄林東,稱“東園”,三房回遷福州。

鴻漸許氏,開基祖許均正,南宋時期由程溪遷入鴻漸,分衍宮仔邊,子孫多往菲律賓,鴻漸也稱呂宋村。

下路曾氏,開基祖曾曠齋,北宋後期由泉州遷下路,再分衍社頭、社尾、官路、曾尾等。

上房李氏,開基祖李鞏承,明朝時期由東孚南山遷居上房,再分衍莊上、埭山。

宮邊王氏,開基祖王長史,王審知三十二世孫,明朝時期由南靖遷宮邊,分衍下店、田厝、城仔地、宅仔樓、寧江樓等社、角。

上店陳氏,開基祖陳仲海、仲文、仲夏,於明朝初期由惠安遷上店,再分衍霞嶼。

壺嶼吳氏,開基祖吳一嶽,宋朝末期從莆田遷居壺嶼,再分衍頂圍、山腰、官田等社。

▲壺嶼橋

楊厝楊氏,開基祖楊巡使,宋朝末期由漳州碧溪遷入白石,分衍楊厝、田樓、新洋等。

岑兜尤氏,開基祖尤仕斌,由南安遷岑兜,再遷往內丁等地。

三、“多社共源”天女散花

與“多社一姓”由角美某社逐漸擴散的方式不同,源自角美以外地方,再廣泛分佈於角美各地的“多社共源”也同樣出彩,這個共源點大多位於角美周邊,其方式基本與“多社一姓”相仿,最具代表性的如回遷的林孔著後裔。

林孔著最早定居於吳宅,其後裔遷出後子孫昌盛,又分批遷回,如十三世林建山於北宋時期回遷吳宅,其後裔分衍福井、恆倉、吉尚(白石),其中吉尚又分衍過井;二十四世林大雅於元末開基山頭,二十六世林文興於明末開基恆蒼。

滄溪陳氏始祖陳遇由固始輾轉莆田,後定居萬鬆關下鳳山滄溪,後裔分衍田尾、蘆江、倉前,倉前再分衍巖後。

四、“一社多姓”百家爭鳴

“社”的生命,在大部分時候是比較堅強的,但在瘟疫、戰亂等突發事件面前,又顯得相當脆弱,在清末至民國時期,閩南曾發生過嚴重的鼠疫,大量人數較少的社在那個時期批量消失。近世如此,古代也一樣存在,角美地區抵抗災害的能力較強,多姓雜居主要發生在商埠、交通幹道、新開發土地,如石尾三門、吳宅頂下社、東尾諸社、上房等。

石尾曾因建有城池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承擔墟市的功能,故而人口吸引力和聚集度均高於其他地方,也因此形成了多姓共居的局面。歷史上,石尾有“東門施、西門黃、南門阮”三足鼎立之勢,然而到了今天,東門和南門卻均以黃姓爲主,其中南門規模最大,已演變成南門村和埭頭村,阮姓成了埭頭的小姓;北門有徐、陳,西門有張、蔡等。與之相似的,吳宅頂社林、下社郭,蔡店蔡、林,滄裡蔡、莊,上房李、葉,桃州王、林、吳,墩上林、康、曾,頂圍吳、郭,寮東郭、歐陽,沙洲大社陳、楊、許,滿尾王、毛,下岸餘、楊,新嶺康、鄭,良才陳、吳、蔡等。

五、“小社小姓”、 “大社小姓”同樣精彩

除去人口超羣的大姓,人口較小的社所能挖掘的信息或許更多,月有陰晴圓缺,社同樣有起起落落,只要一個姓氏在一個地方堅強延續,那麼他在歷史上一定有不可或缺的貢獻,這也是研究本地歷史和僑史很重要的來源。

角美的小姓就有這樣的特質,如埭頭阮氏,儘管人數不多,但他們的後裔在琉球卻是大姓,這與明代三十六姓移民琉球的歷史事件有關;阪尾和後井馬氏,明末與張燮、周起元相好的馬鳴起,便出自這裡。

下邊李氏,開基祖李友恭,李火德後裔,明朝洪武年間由漳平遷下邊。

陳厝陳氏,開基祖陳大佛,清朝時期由杏林馬鑾遷入社頭。

石尾陳氏,來源有二,一爲陳霞石於清朝時期由海滄鼎尾遷入,二爲陳再安於清朝時期由海滄青礁蘆塘遷入北門。

嶺兜謝氏,開基祖謝廣達,由同安縣城遷入,年代未詳。

石厝石氏,開基祖石魯千,南宋初期由杏林高浦遷入。

洪岱魏氏,開基祖魏任郎,元代由莆田遷入洪岱,其弟魏信郎則遷居港內社。

石尾西門張氏,開基祖張浦碩,由長泰遷入,年代不詳。

下岸楊氏,開基祖楊遠興,清朝末期由海滄古樓上瑤遷入;下岸餘氏,開基祖餘啓基,於宋朝時期由海滄遷入。

(六)留住鄉愁,見證新角美

農業時代的角美,儘管擁有令人稱羨的水土之美,但在承載人口上仍然受限於寡薄的土地面積,以至於歷朝歷代角美都從未終止過走出去戰略。古今角美人,幾乎遍佈了整個東南沿海,有的早已融入新居地不知自己來自何方,有的尚有丁點記憶依稀與角美藕斷絲連。隨着現代社會宗、鄉觀念的淡化,角美的原鄉記憶正在慢慢消失,繼之而起的,將是新角美人一段嶄新記憶的融入。

陳榮讓先生曾經講過,鄉愁,便是要保留那些讓海外華人回來尋根時,親眼、親身看到和感受到的讓人痛哭流淚的東西。在過去,角美人過臺灣、下南洋有如家常,或留或回,最終造就了三個角美,一個在原鄉,一個在海峽彼岸的臺灣,一個在國門之外的南洋,三種角美人締造了今日豐富多彩的角美原鄉文化。

值得慶幸的是,角美在保存原鄉記憶方面有着先天的民衆和物質基礎,許多聯繫着臺灣同胞和海外華人的紐帶至今仍廣佈於角美的各個角落。

大者,如角美官方推廣的“仁義禮智信”五大文保:仁者,白礁慈濟祖宮,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源地和祖廟之一,這是在閩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中心;義者,林氏義莊,其所體現的是閩南人“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心,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百年見證;禮者,東美曾氏番仔樓,這是一處規模宏大的中西合璧建築,儘管主人採用了中式、歐式、南洋式的建築風格爲自己的宅邸融入多樣風情,但在總體佈局上仍遵循中國傳統的禮制,以家廟爲中,對稱展開,以體現主人家外學中用的家本位價值觀;智者,江東橋,一座奠定角美交通樞紐地位的關鍵橋樑,其展示的雄渾氣概與建造技藝都是驚人的奇蹟;信者,天一總局,一封輕薄的僑批,寄託了南洋與唐山的千里相思,血與淚的交融全在一紙信任之中。

▲白礁慈濟宮

小者,分佈於每一村、每一社星星點點的宮、祠、宅、墓、街、坊、樹等,都蘊含着豐富的僑臺信息,如鴻漸村的鄭和廟和菲律賓總統母子手植的南洋杉、羅漢松,白礁村的王氏家廟和王金平尋根問祖時留下的點滴記憶,石美村東門社石尾街上的巴薩和亞細亞公司的招牌,橋頭村寮東社的老牌坊及其上民國總統徐世昌書寫的““志潔行芳””四字、康有爲題撰的對聯,白礁村潘厝社的潘氏古民居羣與清代廣州十三行行首潘振承家族等,士農工商政,各行各業、五湖四海,都有角美人發光發熱的身影。

▲白礁王氏家廟

儘管角美的僑臺成就風光如此,但仍無法掩飾角美“角落之尾”的尷尬,也正因爲位置之偏,纔給了角美人闖出海外一片天地的機會,然而,從“尾”到“美”這一必然的轉身,卻一直到大清朝倒塌時纔開始顯現。

民國四年,龍溪人林松磐向北洋政府提出《福建開闢華僑新商埠議案》,其內容爲以原龍溪縣屬石角東、同安縣屬積善裡、海澄縣屬三都,即今角美、海滄兩地爲基礎設立“文山縣”,以爲新時代吸引華僑資本的“特區”。所謂的“文山縣”,在當時僅僅是文圃山下三處偏僻的府縣交界地,之所以被合併考量,便在於他們深厚的僑臺基礎,而三地事實上便是廣佈於南洋的“龍同海同鄉會”的原型。這三地(以下簡稱角海地區),雖有府縣歸屬之別,卻無民間往來之異,從古至今,他們便是交往頻繁的命運共同體。

早在月港繁盛之時,同處九龍江、東北岸的角海地區,便是大明百姓通番裕國的大本營,他們的足跡早已隨着海水遍佈世界,如在荷蘭人佔據臺灣之前,充龍人便在大員深耕細作,成爲中西方交流的翻譯和中介;在鄭芝龍稱霸東南之前,鴻漸人許心素實質上已經控制了廈門灣出海貨物的分配權;同一時期,青礁人顏思齊則壟斷了日本、臺灣的海路交通。

到了清軍與鄭軍拉鋸混戰時,角海地區的百姓在遷界的壓力下,開始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海外征途,一條正東隨鄭成功收復臺灣並就地開墾生根,另一條則南向翻越重洋闖蕩新天地。從康熙時期青礁慈濟宮和龍池巖的重修碑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角海地區的跨府、跨縣人拋去地域的差異,做着相同追求的善事,而這一舉措也一直延續至民國時期,如1918年白礁慈濟宮向檳城募捐的發起人中,便有大量的海滄人和白礁人共襄盛舉。以至於蘆塘商人陳炳猷、錦湖商人郭春秧的產業廣佈於角海地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也就可以理解爲何福建省第一條鐵路會始於嵩嶼,終於江東了,因爲他們的出資人,便主要來自角海三地,鐵路自然要從三地通過了。

如果說,百年前的記憶因未能親身體驗而顯得不那麼真實,那麼僅僅幾十年前,角美便已經是角海地區的中心了。約莫在九十年代,海滄作爲廈門郊區最偏僻的存在,工商業的發展一度是滯後的,以海滄東片沿海爲例,當時的人們以農漁業爲主要生計,農漁產品往往經海船售賣於廈門,而日常生產、生活器具和文娛需要則多倚仗陸路方向的角美,此所謂,錢自廈門來,用時角美去。那時的人,如筆者,對於入城的印象,廈門是花樣食物的天堂,每每賣完農產,便有花錢填飽肚子的歡愉;海滄則是學區中心的所在,不是參加考試就是參與活動,純粹趕場的記憶;唯有角美是沐浴春風的享受,過年過節購買衣物和置辦家居大件,乃至租借錄影帶,無所不能。一直到海滄正式開發成型後,角美才慢慢失去商品市場的中心地位。

▲角美同安街

海滄只是因爲得了地利和政策的優勢,纔能有這般神速的發展,或許是強鄰在側,讓角美前進的腳步緩了下來,之於我的感受,今日的角美較之90年代,似乎落寞了少許。從與晉江、石獅實力相當的龍海擔當,到今日的“廈門西”,角美的工業其實也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只是這種發展並未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大成績,沒有大量全國知名企業的加持,角美只能在房地產大開發中顯山露水,這不過是海滄房產外溢的些許表現。歷史上,角美以漳州東立命,如今卻在廈門的輻射下成爲廈門西,如果角美能從“廈門西”華麗轉變爲“漳州東”,做回漳州的真實自己,角美或許就可以重回昔日的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