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利空衝擊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創近四年新低

依照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成,俗稱銀行不動產放款「天條」,而國銀多會內部自行設定更嚴格要求以28%以上爲警戒區。

受到央行升息、政府積極打炒房影響,國銀多嚴格控管不動產放款,使不動產放款比率從去年6月的27.19%開始一路走跌,去年8月起正式跌破27%以下,截至今年4月再跌到26.22%,創下2019年6月以來的近四年來新低。

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不動產放款比率創下新低點,主要有四大因素,包含政府積極推出打炒房措施、央行從2021年開始升息達3碼、全球經濟衰退疑慮,加上通膨導致建材價格上漲,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呈現衰退。

截至4月底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13.49兆元,雖比上月稍微增加0.3%左右,但銀行總存款水位增加更多,截至4月底爲51.44兆元,比起3月增加0.5%,在銀行總存款增加更多之下,導致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比3月26.28%更低。

以個別銀行家數來看,4月有11家銀行不動產放款佔比落在27~28%,1家銀行佔比落在28~29%,超過29%者則掛零。

國銀房貸餘額年增率從2021年6月最高10.29%之後就一路下探,4月正式跌破5%以下來到4.69%,創下2019年1月以來新低點。侯立洋分析,主要是政府各部會推出健全房地產相關措施,且央行從2021年開始升息3碼,市場對全球經濟下行有疑慮,使民衆購屋意願下降。

土建融年增率則從2021年1月以來的高點16.77%後就一路下探,4月年增率降到8.97%,爲2019年7月以來新低,且已連續兩個月低於9%以下,4月爲這波下滑的次低點,最低點是三月的8.49%。侯立洋指出,除政府打炒房措施、央行升息外,今年以來通膨導致建材價格上漲,建商推案轉趨審慎保守也是年增率下滑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