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領益智造,這次真爆了?

股價低迷整整四年,消費電子精密功能件龍頭,領益智造(002600.SZ),終於反攻!

2024年6月至今,領益智造展開反彈,區間最大漲幅超120%。

奇怪的是,領益智造業績似乎並不突出: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增長27.75%,但淨利潤同比下滑24.85%,毛利率15.87%,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97個百分點。

資本市場炒領益智造,究竟在炒什麼?

AI。

領益智造是消費電子龍頭中,最深度受益於AI浪潮的公司。

2023年,公司從傳統的“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升級爲“AI終端硬件製造平臺”,並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AI終端及通訊類業務”收入176.4億元,佔總營收的92.26%,這一比例在消費電子龍頭中無出其右。

如今,領益智造已成爲一家重要的AI硬件巨頭,其產品覆蓋了當前主流的AI終端應用,核心業務集中在四大方向:

1、AI手機。

AI手機的升級使得設備集成度和元件密度增加,功耗與熱量也隨之上升,散熱功能因此變得至關重要。

領益智造的多種精密功能件,如“不鏽鋼VC”散熱元件,能有效降低芯片發熱引起的效能降低,已經成爲高端手機中主要的散熱元件,被衆多下游客戶所使用。

2024年2月,公司還發了可轉債募集2.66億資金,用於碳纖維及散熱精密件研發生產。

當前,AI手機是蘋果的戰略發力重點。2024年蘋果高層訪華,專門拜會領益智造。領益智造在AI手機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2、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被認爲是AI應用的又一萬億賽道。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利好不斷。宇樹機器人亮相春晚;特斯拉官宣2025年生產約1萬臺Optimus機器人;廣東省提出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

早在2023年,領益智造全資子公司領鵬智能就與漢森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展開合作,目前領鵬智能已經掌握核心技術,能爲機器人和機器人制造設備提供設計、工程和製造解決方案。

公司和漢森、智元、Figure AI等機器人龍頭合作已久,已經爲Figure AI機器人提供模切結構件、金屬結構件等產品,2025年隨着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領益智造在這一領域也有望快速釋放訂單。

3、AI眼鏡。

AI眼鏡,是AI端側快速商業落地的又一方向。雷鳥發佈了新一代AI眼鏡,實現了國內首次人工智能大模型與AI眼鏡廠的合作,放量在即。

領益智造通過在消費電子行業的技術深耕,能完美切入AI眼鏡領域,目前公司相關產品已經供貨主流AI眼鏡大廠。

4、AI服務器。

AI大模型的爆發,以及AI端側的滲透,對AI服務器的需求會激增。預計到2026年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

而AI服務器功耗的大幅提升,對電源系統和散熱系統要求更高。

事實上,領益智造的散熱產品不僅供應AI手機,還供應AI服務器。目前,領益智造的千瓦級高功率電源櫃產品已經在海外批量交付,出海加速。

再看領益製造的業績,實際上正持續改善。

2024年前三季度,領益智造的淨利潤和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部分新業務盈利能力較原業務低。

這不難理解,在製造行業,新業務剛起來的時候,利潤率肯定是很低的。後續伴隨生產規模的擴大,前期投入攤薄,單位成本才能逐步下降,盈利能力隨着放量得到改善,即“萊特定律”。

事實上,伴隨AI相關業務規模越來越大,領益智造業績已經在持續改善。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14.99%,到了第三季度已經提升到17.21%。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淨利潤7.13億元,環比二季度大增208.1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領益智造收入端70%以美元結算,成本端人民幣結算,2024年第三季度匯兌損益影響利潤1.5億元。如果不考慮匯兌因素,領益智造第三季度的業績會更強勁。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的。可以說,領益智造在AI領域持續深耕,目前正處在從“厚積”到“薄發”的階段。

機構對公司也極爲看好。2022年中期,持有領益製造的機構有189家,到了2024年中期,已經達到392家。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