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意識的背後 放手讓愛交流
生命是一場旅程,先走一步的人只是到遠方出差旅行,未來我們還有機會再見面。心理影響生理,心念影響能量。看得見的身體病症、看得到的情緒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只有真正從觀照自己的內心開始,才能看見冰山下潛意識深埋的想法、恐懼、貪念或壓力。重新調整自我的情緒與心念,化解冰山讓愛交流,人生旅程可以更輕鬆舒暢。
診療過程中,許瑞雲醫師在很多痛風、關節炎的病患身上,常見到有些疾病帶來「我終於可以好好休息」的訊息,也有不少癌症病人更是懷抱着死亡動力的能量。許瑞雲說明:「很多人的意識上想活着,所以會到處求醫,但是潛意識又覺得活着很辛苦,認同死了比較輕鬆。如果他潛意識不想活的話,沒有人可以救得了他,除非他自己能夠正視這個念頭,並且願意改變,願意好好的活着即使覺得辛苦或痛苦。」
當自己願意才能跳出迴圈
很多生活過得痛苦又跳不出迴圈的人,無論是自己的固執造成的苦,或是環境逼得他苦。常見旁人看到後覺得不捨,忍不住主動提供解決的建議,最後卻不但幫不上忙,還容易鬧得不歡而散。
「你必須尊重他的苦。」許瑞雲表示:「我不會刻意去改變任何一個人,一定是當他們自己不想過得那麼苦、主動求援時纔會進行協助。如果他沒有意願時,沒有人可以改變他。」
因此就算是看診後恢復健康的案例,許瑞雲也認爲:「病人不是我治好的,而是他自己願意改變而康復的,我只是負責協助他找到生病的原因,要不要改變,是他的選擇,不是我能控制的。我們只能負責自己的部分,無法越權強行要求別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改變。」
「我們一般都會搬出『我爲你好』的理由,然後就要求對方必須依照自己期望的方式改變。然而大部分這個『爲你好』的背後,都帶有自己的恐懼、貪念、期待,只是自己常看不到。」當他們不想改變時,只要尊重他們現在的狀態就好了,若是不尊重對方,對於這個狀態也無濟於事。
「當你要強迫他改變時,兩個人就會開始衝突吵架,他會更陷入痛苦中,雙方停止愛的交流,也會一起失去力量。」當事人還沒有動力改變時,我們能做到的僅是「祝福」。許瑞雲建議可以告訴對方:「我知道你在經歷你的課題,這個苦背後是有禮物的,我深深地祝福你,如果你需要我的支持或協助的話,我會永遠支持你的。」
接受自己的全部你已經做到最好的狀態
然而面臨生命議題時,許多人雖然理智上認同生命無常的道理,但當生離死別真實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卻仍很難釋懷。「我們和比較親近的人,在能量場上都會有交織和連結,因此對於這個能量的轉變,會比較困難,這是人性。」許瑞雲說明:「但是事實上你捨不得的不是那個人的離開,而是想要持續地被愛,所以捨不得他給你的這分愛。只有一個曾經愛你、或是自己爲他付出很多愛的人離開,你纔會有捨不得的感覺。不然如果一個不愛你或無關的人離開了,可能只會覺得稍微有點遺憾罷了,不會有痛苦感。」
有些子女在父母親離開後,走不出傷痛,看着家中父母親的遺物,睹物思人,丟不掉也放不下。對於父母離去這麼深刻的執着,許瑞雲表示:「有些人走不出來的是因爲捨不得這份愛和被愛,也有不少人是因爲內疚,覺得自己在父母生前不夠盡孝,所以在父母死後感到內疚,或是覺得對父母做了不對的處置,所以纔會感到後悔。」
有些人平常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還不錯,可是送走父母之後,依然留下很多的遺憾,覺得最後的時間照顧得不夠好、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做得更多更好。許瑞雲認爲:「那些都只是自己的想法,然而事實上你已經做到當下能做的最好的狀態,沒有人會刻意的去做得不夠好。」
每一個人生在世上,除了上班的工作之外,都還會同時兼顧許多身分,例如要照顧父母、協助另一半、陪伴小孩,就算擁有三頭六臂,也很難事事兼顧。許瑞雲認爲不需要對自己做事的標準訂得這麼嚴格,大部分能對自己寬容的人,也能對身邊的人寬容。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如預期,若是事後可以彌補的,我們再想辦法改變,如果不能改變的,那就讓它過去,就當成演這場戲時不小心跌倒NG了,再站起來就好。「接受自己的全部,也接受自己只能做到這樣。接受當時的自己,已經達到自己能做的最好的狀態。」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15期/4月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